和沈鳳峯閒居述懷四首

避寇從前此卜居,草玄亭子臥龍廬。 孱軀未得添新健,病眼時能閱舊書。 尚有鄉閭推齒德,未應蹤跡混樵漁。 客轅不到門常閉,老懶將迎本自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孱軀(chán qū):指瘦弱的身體。
  • 龍廬(lóng lú):指居所的名稱,也有可能指山間的洞穴。
  • 鄉閭(xiāng lǘ):指鄉里的人。
  • 齒德(chǐ dé):指品德好。
  • 混樵漁(hùn qiáo yú):指過着平凡的生活。

翻譯

曾經爲了躲避戰亂選擇了這裏居住,住在草玄亭子和龍廬之間。身體瘦弱未能恢復健康,但眼睛有時還能閱讀古書。鄉里的人們還誇讚我的品德,但我並沒有過着出色的生活。客人很少來到我家門口,因爲我這個老人懶得去迎接他們,門常常關着。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老人的生活狀態,他選擇了一個安靜的地方避開戰亂,過着平淡的生活。儘管身體瘦弱,但他仍然保持着閱讀古書的習慣,受到鄉里人的稱讚。詩中透露出一種淡泊名利、安於平凡的生活態度,表現了一種淡然從容的生活情趣。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