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行阻風

擬將衰鬢寄東濛,頻月東風不得東。 身世何堪常作客,飄搖難禁屢書空。 攜兒兼載黃牛嫗,農作應追皁帽翁。 稍待波平陽月後,一舫須放碧流中。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衰鬢(shuāi bìn):指頭髮斑白的樣子。
  • 東濛(dōng méng):指東方的霧氣。
  • 皁帽翁(zào mào wēng):指戴黑色斗笠的老人。

翻譯

想要把斑白的頭髮託付給東方的霧氣,但頻繁的東風總是阻擋着前行。身世艱難,經常作客他鄉,漂泊無常,屢次寫下空空的文字。帶着孩子和老黃牛,農事應該跟隨着戴黑斗笠的老人。稍等風浪平息,等到明月當空,就該讓船隻在碧綠的河流中自由馳騁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奈,表達了對於生活的無常和不確定的感受。詩人通過描寫自己的境遇,展現了對於歸途的嚮往和對於自由的渴望。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通過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於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徐孚遠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闇公。崇禎十五年舉人。與同邑陳子龍、夏允彝等結幾社相砥礪爲名節。曾薦東陽許都義勇可用,而大吏指都爲賊,竟殺之。弘光時以馬、阮亂政不出。南都亡,起義兵抗清。松江破,周旋海上諸義旅間,魯監國任爲左副都御史。鄭成功每有大事,諮而後行。後死於臺灣。 ► 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