凊風嶺

· 徐渭
赤霞城畔女郎身,曾將羅袖障胡塵。 半巖竹淚猶啼月,一水菱花解照人。 那取藁砧還破鏡,秪持完壁碎強秦。 江天風雨來何急,似覺詩成泣鬼神。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凊風嶺(qìng fēng lǐng):古地名,位於今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 羅袖(luó xiù):細膩的絲綢。 胡塵:指北方的塵土。 半巖竹:半山腰的竹子。 菱花:水中的植物,葉子呈菱形。 藁砧(gǎo zhēn):古代用來打穀物的工具。 完壁(wán bì):指完整的牆壁。 強秦:指秦始皇。 泣鬼神:哭泣得讓鬼神都感動。

翻譯

凊風嶺旁,有一位女子,曾經用華麗的絲綢衣袖遮擋北方的塵土。半山腰的竹林中,竹葉還掛着淚珠,月光下水面上的菱花映照出人的身影。她不再用打穀工具,也不再摔碎完整的牆壁,只是手持着殘破的鏡子,彷彿在懷念秦始皇。江天風雨來臨,她爲何如此匆忙,彷彿感覺自己的詩篇已經感動了鬼神。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女子在凊風嶺旁的景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她內心的孤寂和憂傷。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羅袖、胡塵、半巖竹、菱花等,營造出一種幽靜的意境。詩人通過對女子的行爲和情感的描繪,表達了對過往的懷念和對未來的迷茫,展現了一種深沉的情感和內心的掙扎。整首詩意境優美,富有詩意,給人以深刻的感悟。

徐渭

徐渭

明浙江山陰人,字文清,改字文長,號天池,晚號青藤。諸生。有盛名,天才超逸,詩文書畫皆工。常自言吾書第一,詩次之,文次之,畫又次之。其畫工花草竹石,筆墨奔放淋漓,富於創造。知兵好奇計,客胡宗憲幕,擒徐海,誘王直,皆預其謀。宗憲下獄,渭懼禍發狂自戕不死。又以擊殺繼妻,下獄論死,被囚七年,得張元忭救免。此後南遊金陵,北走上谷,縱觀邊塞阨塞,輒慷慨悲歌。晚年貧甚,有書數千卷,斥賣殆盡。自稱南腔北調人,以終其生。有《南詞敘錄》、雜劇《四聲猿》及文集。 ► 15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