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門

山門落日望江干,雲樹微茫晚色寒。 欲向東風歌一曲,鷓鴣聲裏豆花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山門(shān mén):山門,山腳下的門戶,也指山門前的景色。 雲樹微茫(mánɡ):雲霧繚繞的樹木顯得模糊不清。 晚色寒:傍晚的色彩顯得寒冷。 鷓鴣(zhè ɡū):一種鳥類,叫聲悅耳。 豆花(dòu huā):豆類植物開的花,也指豆類植物。

翻譯

山門處看着夕陽映照在江岸,雲霧繚繞下的樹木顯得朦朧,傍晚的色彩顯得有些冷寂。我想隨着東風唱一曲歌,但此時只聽見鷓鴣的悅耳鳴叫,豆類植物的花已經凋謝。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山門前夕陽下的景色,通過描寫雲霧繚繞的樹木和傍晚的寒冷色調,展現了一種寧靜、悽美的意境。詩人想要隨風歌唱,但卻只能聽見鷓鴣的鳴叫聲,表達了一種無法如願的遺憾和寂寞之感。整首詩情感細膩,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敏感和對生活的感悟。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