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二首

人語知舟近,吾行賴不孤。 如何當夢覺,猶未盡前途。 月落行偏澀,崖高遠費呼。 勞人竊自愧,此意不能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舟(zhōu):小船。
澁(sè):難行。
費呼(fèi hū):費力呼吸。

繙譯

別人說船已經靠近,我行走也不再孤單。
怎麽會在夢中醒來,前方的路還未走完。
月亮落下,行走變得睏難,山崖高聳,遠処費力呼吸。
勞累的人暗自自責,這種心情無法消除。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夜晚行走的情景,作者在孤獨的旅途中感受到了別人的關注,但仍然覺得前路漫長艱難。月落之時,行走變得更加睏難,山崖高聳,讓人感到喘不過氣來。作者在勞累之餘,自我反省,感歎自己的無能爲力。整首詩意境深遠,表達了人在麪對睏難時的無奈與自責之情。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