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韓襄毅祠

危祠何處倚高岑,碧磴穿雲一徑深。 精爽九原猶赫奕,江山千古自蕭森。 伏波勳業曾聞昔,魏國聲名合配今。 見說近郊還寇盜,起公無計獨傷心。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韓襄毅:古代韓國的一位忠臣
  • 碧磴(dèng):青石鋪成的臺階
  • 九原(yuán):古代九原指九州之地,泛指疆域遼闊的地方
  • 蕭森(xiāo sēn):寂靜幽深的樣子
  • 伏波(fú bō):古代傳說中的一位勇士

翻譯

在哪裏依偎在高高的山崗上的祠堂,碧石臺階穿越雲霧,一條深邃的小徑。那裏的景色清爽,彷彿還保留着古代九州的遼闊和光彩,整個江山千古以來都顯得幽深寂靜。曾經聽說過韓襄毅昔日的功業,魏國的聲名與當今的時代相得益彰。聽說近來郊外還有盜賊出沒,讓人心情沉重,無計可施。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祠堂的景象,通過對古代忠臣韓襄毅的讚頌,展現了他的忠誠和功績。詩人通過描繪祠堂所在的高崗,碧磴穿雲的景象,表現了對韓襄毅的景仰之情。整體氛圍幽靜深遠,展現了古代忠臣的崇高形象。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當時社會治安不佳的擔憂之情,展現了對社會現實的關注。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