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亭(xīn tíng):古代地名,在今河南省登封市一帶。 齎(jī):攜帶。 橐(tuó):古代揹負行李的包袱。 澹汨(dàn mì):平靜的樣子。
翻譯
躺在牀上讀書,感到有些疲倦,突然拔出劍來相互研究。驚醒後覺得自己彷彿置身於仙境之中,卻又虛幻地懷疑是否在一艘商船上。攜帶的糧食只夠十天,揹負的行李卻顯得沉重。這種平靜的狀態令人發笑,又該如何感謝你這位偷盜者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夢中遇到盜賊的情景,通過夢境中的虛幻與現實的對比,展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詩中運用了意象豐富的描寫,將夢境與現實相融合,給人以深遠的思考。作者通過對夢境的描繪,表達了對現實生活的反思,以及對人性的探討。整首詩意境優美,引人深思。

唐順之
明常州府武進人,字應德,一字義修,稱荊川先生。嘉靖八年會試第一。曾協助總督胡宗憲討倭寇,謂禦敵上策,當截之海外,縱使登陸,則內地受禍。曾親率舟師,邀敵於長江口之崇明。三沙告急,督戶鏜、劉顯赴援,親躍馬布陣,持刀直前。以功升右僉都御史、鳳陽巡撫。學問廣博,通曉天文、數學、兵法、樂律等,兼擅武藝,提倡唐宋散文,與王慎中、茅坤、歸有光等被稱爲“唐宋派”。有《荊川先生文集》。
► 593篇诗文
唐順之的其他作品
- 《 嚴介溪相公見示戊午紀年詩次韻四首奉贈 》 —— [ 明 ] 唐順之
- 《 海上凯歌九首赠汤将军 其五 》 —— [ 明 ] 唐順之
- 《 法慕庵六十暟之父 》 —— [ 明 ] 唐順之
- 《 補庵三度惠酒而此番所惠參酒者絕清冽可人雖味甚濃厚而置之杯中淡若無色可謂嘉品因劇飲至醉遂成口號奉謝三首 》 —— [ 明 ] 唐順之
- 《 同褚生滔徐生大復夜過城濠水榭作二首 》 —— [ 明 ] 唐順之
- 《 淮上五日泛湖同蔣別駕世和 》 —— [ 明 ] 唐順之
- 《 點蒼山歌贈雪屏趙考功 》 —— [ 明 ] 唐順之
- 《 詹府燕集奉和上宰鬆皋公三首 》 —— [ 明 ] 唐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