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遇盜次韻

枕書覺已倦,挺劍忽相求。 驚起遊仙夢,虛疑賈客舟。 齎糧十日少,載橐一身浮。 澹汨堪爲笑,將何謝爾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亭(xīn tíng):古代地名,在今河南省登封市一帶。 齎(jī):攜帶。 橐(tuó):古代揹負行李的包袱。 澹汨(dàn mì):平靜的樣子。

翻譯

躺在牀上讀書,感到有些疲倦,突然拔出劍來相互研究。驚醒後覺得自己彷彿置身於仙境之中,卻又虛幻地懷疑是否在一艘商船上。攜帶的糧食只夠十天,揹負的行李卻顯得沉重。這種平靜的狀態令人發笑,又該如何感謝你這位偷盜者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夢中遇到盜賊的情景,通過夢境中的虛幻與現實的對比,展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詩中運用了意象豐富的描寫,將夢境與現實相融合,給人以深遠的思考。作者通過對夢境的描繪,表達了對現實生活的反思,以及對人性的探討。整首詩意境優美,引人深思。

唐順之

唐順之

明常州府武進人,字應德,一字義修,稱荊川先生。嘉靖八年會試第一。曾協助總督胡宗憲討倭寇,謂禦敵上策,當截之海外,縱使登陸,則內地受禍。曾親率舟師,邀敵於長江口之崇明。三沙告急,督戶鏜、劉顯赴援,親躍馬布陣,持刀直前。以功升右僉都御史、鳳陽巡撫。學問廣博,通曉天文、數學、兵法、樂律等,兼擅武藝,提倡唐宋散文,與王慎中、茅坤、歸有光等被稱爲“唐宋派”。有《荊川先生文集》。 ► 5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