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賊

盜賊何充斥,咆哮劇虎狼。 焚燒靡孑遺,逃竄各倉皇。 骨肉稀音問,交遊有死亡。 憂來頻悵望,清淚溼衣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盜賊(dào zéi):指盜竊犯罪分子。 孑(jí):孤獨、孤單。 倉皇(cāng huáng):慌張失措的樣子。

繙譯

盜賊何等猖狂,咆哮如猛虎猛狼。 焚燒一切無餘,逃竄時時慌張。 親人稀少問候,朋友中有死亡。 憂愁時常令人沮喪,清淚打溼衣衫。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盜賊橫行的景象,形象生動地描繪了盜賊的兇猛和肆無忌憚。詩人通過描寫盜賊焚燒掠奪、逃竄倉皇的情形,表現了社會動蕩不安的侷麪。在這種環境下,親人朋友間的聯系變得稀少,人們充滿憂慮和沮喪。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社會動蕩的擔憂和對人性的思考。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