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六日遊南內值大風雨歸而雪滿西岫矣

· 徐渭
寶樹瓊臺夾梵輪,星壇月宇詎非神。 從來天上游俱夢,說向人間恐未真。 風雨故梢銅網翼,魚龍欲活石橋鱗。 尋詩正是回驢處,忽面西山雪照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寶樹(bǎo shù):傳說中一種神奇的樹木,常出現在神話故事中。 瓊臺(qióng tái):美麗的臺閣。 夾梵輪(jiā fàn lún):指夾在寶樹和瓊臺之間的佛輪。 星壇(xīng tán):星星的聚集之地。 月宇(yuè yǔ):月亮的宮殿。 故梢(gù shāo):古老的樹梢。 銅網翼(tóng wǎng yì):銅製的網狀翅膀。 魚龍(yú lóng):傳說中的神話生物。 石橋鱗(shí qiáo lín):石橋上的魚鱗。 回驢處(huí lǘ chù):回到驢的地方。

翻譯

九月十六日遊南內值大風雨歸而雪滿西岫矣 [明]徐渭 寶樹和美麗的瓊臺夾着佛輪,星星和月亮的宮殿豈非神話。 從古至今,天上的遊仙人都是夢幻的存在,說起來到了人間怕是未曾真實。 大風雨過後,古老的樹梢上掛滿了銅製的網狀翅膀,石橋上的魚龍欲要甦醒。 正當尋找詩意的時候,忽然看見西山上雪光照耀着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神祕而美麗的仙境,寶樹、瓊臺、佛輪、星壇、月宇等元素構成了一個超凡脫俗的景象。詩人通過這些神話般的意象,表達了對仙境之美的嚮往和對現實之虛幻的懷疑。風雨過後的景象,銅網翼、魚龍、石橋鱗等形象生動而神祕,給人以超凡脫俗之感。最後一句「尋詩正是回驢處,忽面西山雪照人」,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結束,讓人回味無窮,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象的敏銳感知和對詩意的追求。

徐渭

徐渭

明浙江山陰人,字文清,改字文長,號天池,晚號青藤。諸生。有盛名,天才超逸,詩文書畫皆工。常自言吾書第一,詩次之,文次之,畫又次之。其畫工花草竹石,筆墨奔放淋漓,富於創造。知兵好奇計,客胡宗憲幕,擒徐海,誘王直,皆預其謀。宗憲下獄,渭懼禍發狂自戕不死。又以擊殺繼妻,下獄論死,被囚七年,得張元忭救免。此後南遊金陵,北走上谷,縱觀邊塞阨塞,輒慷慨悲歌。晚年貧甚,有書數千卷,斥賣殆盡。自稱南腔北調人,以終其生。有《南詞敘錄》、雜劇《四聲猿》及文集。 ► 15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