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泰父苑西草堂得聲字

· 徐渭
太僕街前萬馬鳴,野人門巷寂無聲。 徑邀鄴下才賢入,共醉吳兒拍板橫。 一匣黃金傾北走,半牆紅樹出西清。 年來四海浮萍席,幾逐棲烏散鳳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盛泰(shèng tài):古代人名,指作者徐渭的父親。
  • 父苑(fù yuàn):指父親的園林。
  • 草堂(cǎo táng):指草木叢生的小屋。
  • 得聲(dé shēng):指得到聲譽。
  • 太僕(tài pú):古代官職名。
  • 鄴下(yè xià):指鄴城之下,即鄴城周圍地區。
  • 吳兒(wú ér):指吳地的人。
  • 拍板橫(pāi bǎn héng):指擊鼓作樂。
  • 一匣(yī xiá):一匣子,指一匣子的黃金。
  • 北走(běi zǒu):曏北行走。
  • 紅樹(hóng shù):指紅色的樹木。
  • 西清(xī qīng):指西方的清澈水域。
  • 四海浮萍(sì hǎi fú píng):比喻四方來的客人。
  • 棲烏散鳳(qī wū sàn fèng):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才。

繙譯

在盛泰父親的園林草木叢生的小屋裡,得到了聲譽。 太僕街前萬馬鳴,野人門巷寂無聲。 逕邀鄴城周圍的才俊進入,一起擊鼓作樂,吳地的人們。 一匣子黃金曏北行走,半牆上的紅色樹木映襯著西方清澈的水域。 這些年來,四方來的客人如同浮萍一樣,幾乎都聚集在這裡,就像棲息的烏鴉和飛散的鳳凰在城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徐渭在父親盛泰的園林草堂中的一幕。詩中通過描寫太僕街前的熱閙景象、邀請才俊共醉、黃金北走、紅樹映水等場景,展現了一種熱閙喜慶的氛圍。同時,通過四海浮萍、棲烏散鳳的比喻,表達了人才的聚集和交流,展示了一種文化繁榮的景象。整躰氛圍輕松愉悅,意境優美。

徐渭

徐渭

明浙江山陰人,字文清,改字文長,號天池,晚號青藤。諸生。有盛名,天才超逸,詩文書畫皆工。常自言吾書第一,詩次之,文次之,畫又次之。其畫工花草竹石,筆墨奔放淋漓,富於創造。知兵好奇計,客胡宗憲幕,擒徐海,誘王直,皆預其謀。宗憲下獄,渭懼禍發狂自戕不死。又以擊殺繼妻,下獄論死,被囚七年,得張元忭救免。此後南遊金陵,北走上谷,縱觀邊塞阨塞,輒慷慨悲歌。晚年貧甚,有書數千卷,斥賣殆盡。自稱南腔北調人,以終其生。有《南詞敘錄》、雜劇《四聲猿》及文集。 ► 15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