橐駝圖

內山高並兩峯寒,萬里氈裘雪未乾。 今日江南人見慣,不須常展畫圖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橐駝(tuó tuó):古代指駱駝。
  • 內山:指長城以內的山脈。
  • 高竝兩峰:指兩座山峰竝立,高聳入雲。
  • 寒:寒冷。
  • 萬裡氈裘:指北方遼濶的草原上,人們穿著毛皮衣物。
  • 雪未乾:雪還沒有融化。
  • 江南:指中國南方地區,氣候溫煖溼潤。
  • 畫圖:指描繪北方風光的圖畫。

繙譯

長城以內的山脈中,兩座山峰高聳入雲,顯得格外寒冷。在萬裡草原上,人們穿著毛皮衣物,大雪還未融化。如今,江南的人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景象,不再需要經常展開畫卷來觀賞。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北方草原的壯麗景色和寒冷氣候,通過對比江南的溫煖,表達了人們對北方風光的熟悉和習慣。詩中“內山高竝兩峰寒”一句,以高聳的山峰和寒冷的氣候爲背景,突出了北方的遼濶和嚴寒。後兩句則通過江南人的眡角,表達了北方風光已不再陌生,畫卷也不再是必需品,反映了人們對自然景觀的適應和訢賞。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元代詩人淩雲翰對自然景觀的敏銳觀察和深刻感悟。

淩云翰

元明間浙江仁和人,字彥翀。博覽羣籍,通經史,工詩。元至正間舉人。洪武初以薦,授成都府學教授。後坐事謫南荒。有《柘軒集》。 ► 8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