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安道題墨竹

何事清風滿剡溪,琅玕長得與雲齊。 此君若得王猷見,興盡應須爲品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剡溪(shàn xī):水名,在今浙江省嵊州市境內,這裏指代風景優美的地方。
  • 琅玕(láng gān):古代指美玉,這裏比喻竹子。
  • 此君:這裏指竹子。
  • 王猷(wáng yóu):即王徽之,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以愛竹著稱。
  • 興盡:興趣得到滿足。
  • 品題:評價、題詞。

翻譯

爲何清風能吹滿剡溪,那裏的竹子長得高聳入雲。 這竹子若被王猷見到,他興致滿足後定會爲之題詞。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剡溪清風和竹子的景象,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讚美。詩中「琅玕長得與雲齊」一句,形象地描繪了竹子的高大挺拔,與雲齊平,展現了竹子的超凡脫俗之美。後兩句則通過假設王猷見到這竹子會如何,進一步強調了竹子的魅力,同時也體現了詩人對竹子這一自然景物的深厚情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之美的熱愛和嚮往。

淩云翰

元明間浙江仁和人,字彥翀。博覽羣籍,通經史,工詩。元至正間舉人。洪武初以薦,授成都府學教授。後坐事謫南荒。有《柘軒集》。 ► 8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