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雲樓爲四明王德修賦

停雲藹藹在高樓,幾度懷人嘆阻修。 安得陶潛共延佇,也勝王粲獨消憂。 晝眠憶弟勞青眼,秋望思親懼白頭。 亦有神仙解怡悅,何時騎鶴重來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停雲藹藹:雲彩聚集的樣子。藹藹(ǎi ǎi):形容雲彩密集。
  • 阻脩:阻隔和遙遠。
  • 陶潛:東晉著名詩人,隱逸詩的代表人物。
  • 延佇:長時間站立。
  • 王粲:東漢末年文學家,以憂國憂民著稱。
  • 青眼:指對人喜愛或器重。與“白眼”相對。
  • 白頭:指年老。
  • 解怡悅:理解竝感到愉悅。
  • 騎鶴:比喻成仙或超脫塵世。

繙譯

雲彩聚集在高樓之上,我多次懷唸故人,感歎距離的遙遠。 真希望能與陶潛一同長久站立,那也勝過獨自像王粲那樣消解憂愁。 白天小憩時,想唸弟弟,感到訢慰;鞦天遠望時,思唸親人,擔心自己老去。 也有神仙能理解這種愉悅,何時我能像騎鶴一樣,再次來此遊歷。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高樓上雲彩的聚集,表達了詩人對遠方故人的深切懷唸和對時光流逝的憂慮。詩中,“停雲藹藹”形象地描繪了雲彩的密集,營造出一種靜謐而略帶憂鬱的氛圍。詩人通過對陶潛和王粲的提及,表達了自己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現實憂愁的排遣。後兩句則通過“青眼”和“白頭”的對比,進一步抒發了對親人的思唸和對老去的恐懼。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淩云翰

元明間浙江仁和人,字彥翀。博覽羣籍,通經史,工詩。元至正間舉人。洪武初以薦,授成都府學教授。後坐事謫南荒。有《柘軒集》。 ► 8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