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賦桃燈杖

斜倚彎彎玉一枝,策勳雖小貴逄時。 近牀不厭頻挑早,開卷寧辭再舉遲。 乘暗每於貪睡後,生明多在正心時。 獨憐映雪囊螢者,如此形容想未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擬賦:模仿創作。
  • 桃燈杖:桃木製成的燈杖,可能指燈籠的柄。
  • 策勳:記錄功勳,這裏比喻燈杖雖小但有用。
  • 逄時:逢時,指在適當的時機。
  • 開卷:打開書卷,指讀書。
  • 乘暗:在暗中。
  • 貪睡:過度睡眠。
  • 生明:產生光明。
  • 正心:心無雜念,專心致志。
  • 映雪囊螢:比喻勤奮讀書,映雪指借雪光讀書,囊螢指捉螢火蟲照明讀書。
  • 形容:這裏指描述或想象。

翻譯

斜斜地倚着一支彎彎的玉杖,雖小卻珍貴,因爲它在適當的時機發揮了作用。 近牀時不厭其煩地頻繁挑燈,讀書時不辭辛苦地一再舉燈。 在暗中常常是在貪睡之後,光明多在心無雜念之時產生。 唯獨可憐那些映雪讀書、囊螢照書的人,他們可能無法想象這樣的燈杖。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一枝桃木燈杖,展現了其雖小卻重要的作用。詩中「策勳雖小貴逄時」一句,既表達了燈杖的價值,也隱喻了時機的重要性。後文通過對燈杖在不同情境下的使用,如「近牀不厭頻挑早」和「開卷寧辭再舉遲」,描繪了燈杖在讀書生活中的不可或缺。最後兩句則通過對比,表達了對那些勤奮讀書卻條件艱苦的人的同情,同時也強調了燈杖在提供光明方面的重要性。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一枝燈杖的描寫,折射出讀書人的生活狀態和精神追求。

淩云翰

元明間浙江仁和人,字彥翀。博覽羣籍,通經史,工詩。元至正間舉人。洪武初以薦,授成都府學教授。後坐事謫南荒。有《柘軒集》。 ► 8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