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長城

· 柳貫
道德藩墉億萬年,長城謾與朔雲連。 秦人骨肉皆爲土,漢地封疆已罷邊。 飲馬窟深泉動脈,牧羝沙煖草生煙。 神京近在玄溟北,九域開荒際幅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道德藩墉:比喻道德的屏障或保護。
  • 億萬年:極言時間之長。
  • :空,徒然。
  • 朔雲:北方的雲,這裡指邊疆的景象。
  • 秦人骨肉皆爲土:指秦朝的人民已經死去,化爲塵土。
  • 漢地封疆已罷邊:指漢朝的邊疆已經不再設防。
  • 飲馬窟深泉動脈:形容邊疆地區水源豐富,馬匹可以暢飲。
  • 牧羝沙煖草生菸:羝(dī),公羊;煖(nuǎn),溫煖;形容邊疆地區牧草茂盛,羊群在溫煖的沙地上放牧,草地上菸霧繚繞。
  • 神京:指京城,這裡指元朝的首都大都(今北京)。
  • 玄溟:北方的大海,這裡指北方的邊疆。
  • 九域:指全國。
  • 開荒際幅員:指開拓邊疆,擴大國土。

繙譯

道德的屏障保護著國家億萬年,長城徒然地與北方的雲相連。 秦朝的人民已化爲塵土,漢朝的邊疆已不再設防。 邊疆的深泉中馬匹暢飲,牧草茂盛的沙地上羊群在溫煖的陽光下放牧,草地上菸霧繚繞。 京城就在北方大海的近旁,全國的土地都在開拓之中,擴大著國土的邊界。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長城和邊疆景象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和對國家未來的期望。詩中“道德藩墉億萬年”一句,強調了道德的重要性,認爲它是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而“秦人骨肉皆爲土,漢地封疆已罷邊”則反映了歷史的無情和邊疆的荒涼。最後兩句“神京近在玄溟北,九域開荒際幅員”則展現了作者對國家未來的樂觀態度,認爲國家正在不斷開拓邊疆,擴大國土,展現出勃勃生機。

柳貫

柳貫

元婺州浦江人,字道傳,號烏蜀山人。受性理之學於金履祥,自幼至老,好學不倦。於兵刑、律歷、數術、方技、異教外書,無所不通。大德年間,以察舉爲江山儒學教諭。仕至翰林待制,與黃、虞集、揭傒斯齊名,稱儒林四傑。既卒,門人私諡文肅。有《柳待制文集》。 ► 1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