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鄂王墓

前相汪黃後相秦,力圖恢復竟何人。 朱仙路近旌旗晚,古汴城高草木春。 江月照空埋劍獄,胡沙遮斷屬車塵。 棲霞嶺下將軍冢,夜夜悲風起石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嶽鄂王:即岳飛,南宋抗金名將,被追封爲鄂王。
  • 汪黃、秦:指汪伯彥和黃潛善,南宋初年的宰相,主張和議;秦檜,南宋宰相,以和議著稱,後被視爲奸臣。
  • 朱仙路:指通往朱仙鎮的路,朱仙鎮是岳飛抗金的重要戰場。
  • 旌旗:古代用羽毛裝飾的旗子,也泛指一般的旗子。
  • 古汴城:即開封,北宋的都城,汴京。
  • 埋劍獄:指岳飛被冤殺的地方。
  • 胡沙:指北方的沙漠,這裏象徵金國的勢力。
  • 屬車塵:指皇帝的車駕,這裏指宋高宗。
  • 棲霞嶺:位於杭州西湖邊,岳飛墓所在地。
  • 石麟:石雕的麒麟,古代常用來裝飾陵墓。

翻譯

前有汪黃,後有秦檜,他們力圖恢復國家,但最終又有誰做到了呢? 通往朱仙鎮的路途雖近,但旌旗已晚,古都開封城高,草木卻依舊春意盎然。 江月照耀下,岳飛被冤殺的監獄顯得空曠而淒涼,北方的沙漠遮斷了皇帝的車駕。 棲霞嶺下,岳飛將軍的墓地,夜夜都有悲風從石雕的麒麟中吹起。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岳飛墓的描繪,表達了對岳飛抗金事蹟的懷念以及對其悲劇結局的哀悼。詩中「朱仙路近旌旗晚」一句,既暗示了岳飛抗金的壯志未酬,又暗含了對當時政治局勢的無奈。後兩句則通過對比江月的淒涼與胡沙的遮斷,進一步抒發了對岳飛悲劇命運的同情。結尾的「夜夜悲風起石麟」更是以景結情,將哀思融入自然之中,意境深遠。

淩云翰

元明間浙江仁和人,字彥翀。博覽羣籍,通經史,工詩。元至正間舉人。洪武初以薦,授成都府學教授。後坐事謫南荒。有《柘軒集》。 ► 8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