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馬爲顧彥明賦
老驥伏櫪志千里,烈士鬆心同不已。
因思飲水向天山,枕上邊聲夢中起。
昨者試洛江之幹,蹴踏細浪成狂瀾。
青絲絡頭系乘柳,雲溼五花猶未乾。
朱衣奚官在坰野,不獨愛馬尤知馬。
一顧冀北無留良,秪使世間觀畫者。
畫師今古孰後先,曾韓古有今龍眠。
近時亦有任水監,不及吳興爲自然。
吳興父子真遊戲,皮氏丹青亦同嗜。
曾貌前朝十二閒,落筆頗得吳興意。
摩挲樹者重入圖,韓公所記今則無。
歌行屈指能幾教,謫仙少陵並大蘇。
虎頭好古寧論價,神駿端令萬人訝。
他年按圖倘得之,擬獻君王赤墀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老驥伏櫪:老馬躺在馬槽裏,比喻有志之士雖然年老,但仍有雄心壯志。
- 烈士:有志於建功立業的人。
- 鬆心:比喻堅貞不屈的意志。
- 天山:中國西北部的一座著名山脈。
- 洛江:河流名,可能指洛陽附近的洛河。
- 幹:岸邊。
- 蹴踏:踩踏。
- 狂瀾:巨大的波浪。
- 青絲絡頭:用青絲做的馬籠頭。
- 乘柳:古代一種裝飾馬頭的飾物。
- 五花:指馬身上的花紋。
- 奚官:古代官職名。
- 坰野:遙遠的野外。
- 冀北:地名,今河北省北部。
- 秪:只。
- 龍眠:指宋代畫家李公麟,號龍眠居士。
- 任水監:指唐代畫家任仁發,曾任水監。
- 吳興:地名,今浙江省湖州市,也是指南宋畫家趙伯駒、趙伯驌兄弟。
- 十二閒:指皇家馬廄中的十二種名馬。
- 摩挲:撫摸。
- 歌行: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
- 謫仙:指唐代詩人李白。
- 少陵:指唐代詩人杜甫。
- 大蘇:指宋代文學家蘇軾。
- 虎頭:指晉代畫家顧愷之,因其畫虎頭而得名。
- 赤墀:皇宮中的紅色臺階。
翻譯
老馬雖臥槽中,志在千里之外,有志之士的堅貞意志永不消逝。想起在天山飲水的情景,邊塞的聲音在夢中迴響。昨天在洛江岸邊試馬,馬蹄踩踏細浪,激起狂瀾。青絲做的馬籠頭系在乘柳上,馬身上的五花紋還未乾。穿着朱衣的奚官在遙遠的野外,不僅愛馬,更懂馬。一顧之下,冀北的良馬不再有遺漏,只讓世間觀畫者欣賞。古今畫師誰先誰後,曾有韓幹、李公麟,近來也有任仁發,但都不及吳興的趙氏兄弟自然。吳興父子真是遊戲人間,皮氏的丹青也同好。他們曾描繪前朝的十二種名馬,落筆頗得吳興之意。撫摸着樹木的人再次入畫,韓公所記的現在已經沒有了。歌行中能數得出的教誨能有幾個,李白、杜甫、蘇軾並列大蘇。虎頭好古,寧論價,神駿的馬讓人萬人驚歎。將來如果按圖索驥能找到它,擬在皇宮的紅色臺階下獻給君王。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老馬的志向和烈士的堅貞,表達了作者對有志之士的敬仰和對邊塞生活的懷念。詩中通過對馬的描繪,展現了畫師的藝術成就和對馬的深刻理解。同時,通過對古今畫師的比較,表達了對吳興趙氏兄弟畫技的讚賞。最後,詩人表達了對未來能夠找到神駿馬匹,獻給君王的期望,體現了對國家和社會的忠誠與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