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書隱爲鄭原宜賦鄭本越人居東山先世徙杭遂家焉嘗築室西湖上從徐勉庵授書經因以爲扁示不忘本也原直事親以
東山讀書隱居處,如何只在西湖邊。
擬峴作記昔聞耳,思越寓吟今信然。
薔薇花落憶李白,書帶草生疑鄭玄。
近聞去作幕下士,忠孝要看光簡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擬峴(nǐ xiàn):模倣峴山,這裡指模倣古代的隱居之地。
- 思越:思唸越地,指鄭原宜的故鄕。
- 寓吟:寓居時所作的詩。
- 書帶草:一種植物,這裡比喻學問深厚。
- 鄭玄:東漢著名學者,這裡比喻鄭原宜學問淵博。
- 筮仕(shì shì):通過蔔筮決定出仕,這裡指出仕。
- 都衛:都城的衛士,這裡指在都城擔任官職。
- 幕下士:幕府中的官員。
- 簡編:史書,這裡指歷史記載。
繙譯
東山讀書隱居的地方,原來就在西湖邊。 曾聽說模倣峴山作記,如今相信寓居吟詩思唸越地。 薔薇花落讓人想起李白,書帶草生讓人懷疑是鄭玄。 最近聽說你去做了幕府的官員,忠孝之事將會被記載在史書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鄭原宜在西湖邊的隱居生活,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如“薔薇花落”和“書帶草生”,來表達對鄭原宜學問和品格的贊美。詩中“擬峴作記”和“思越寓吟”反映了鄭原宜對故鄕的思唸以及對學問的追求。最後兩句則預示了鄭原宜在官場上的成就,將因其忠孝而被歷史銘記。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鄭原宜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