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 賞白蓮招飲

妖嬈厭紅紫,來賞玉湖秋。亭亭水花凝佇,萬解冷香浮。初訝西風靜婉,又似五湖西子,相對更風流。翠澗寶釵滑,重整玉搔頭。 泛雲腴,歌白雪,卷瓊甌。尊前共花傾倒,一醉洗閒愁。屈指秋光能幾,歌詠太平風景,佳處合遲留。更倩月爲燭,散發弄扁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妖嬈(yāo ráo):形容女子嬌豔美麗。
  • 凝佇(níng zhù):凝視,靜靜地站着。
  • 萬解:此處指無數的香氣。
  • 西子:即西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 風流:此處指風韻猶存,有魅力。
  • 翠澗:翠綠的山澗。
  • 寶釵滑:形容女子頭飾滑落。
  • 玉搔頭:古代女子的一種頭飾。
  • 雲腴(yú):美酒。
  • 白雪:此處指高雅的歌曲。
  • 瓊甌(qióng ōu):美玉製成的酒杯。
  • 傾倒:此處指盡情飲酒。
  • 閒愁:無端的憂愁。
  • 歌詠:歌唱讚美。
  • 遲留:停留,逗留。
  • 倩月:美麗的月光。
  • 散發:解開發髻,形容自在不羈。
  • 扁舟:小船。

翻譯

厭倦了紅紫的繁華,來到玉湖欣賞秋色。亭亭玉立的水花靜靜地凝視,無數的冷香在空氣中浮動。起初驚訝於西風的靜美,又似五湖的西施,相對之下更顯風韻。翠綠的山澗中,女子的寶釵滑落,重新整理玉搔頭。

品嚐着美酒,唱着高雅的歌曲,捲起美玉酒杯。在花前共飲,一醉方休,洗去無端的憂愁。屈指計算秋光還能持續多久,歌唱讚美這太平盛世的風景,佳境之處應該停留。更以美麗的月光爲燭,解開發髻,乘着小船自在遊蕩。

賞析

這首作品以秋日玉湖爲背景,描繪了一幅寧靜而美麗的畫面。詩人通過對白蓮的讚美,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對繁華世界的厭倦。詩中「妖嬈厭紅紫,來賞玉湖秋」一句,即展現了詩人對簡單自然生活的嚮往。後文通過對西風、水花、女子等元素的細膩描寫,進一步增強了詩歌的意境美。結尾處的「更倩月爲燭,散發弄扁舟」則體現了詩人追求自由、不羈的生活態度。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胡祗遹

元磁州武安人,字紹聞,號紫山。少孤。既長讀書,見知於名流。世祖初闢員外郎,授應奉翰林文字。歷左司員外郎,忤權奸阿合馬,出爲太原路治中。蒞職,以最聞。宋平,歷官山東東西道提刑按察使,所至有惠政。改江南浙西道,以疾歸。卒諡文靖。善詩文散曲。有《紫山大全集》。 ► 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