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歲後園秋色四首雞冠

· 郝經
深院荒草長,短蔓裂塼縫。葡萄本西果,南國誰與種? 插蘆爲扶持,灌溉甚珍重。瘦骨紫節舒,龍頭青線控。 蟠蟠上疏籬,茜茜將遠縱。遭遇雖後時,取實望秋仲。 摘露添俎豆,庶閒館人供。誰知六月旱?卉木焦死衆。 斷秧餘幾花,強勉著土擁。竟作纏結枯,日繞空悼痛。 肺渴口重乾,望梅心欲烘。忽憶河隴秋,滿地無歇空。 支離半空架,串草十里洞。拇乳積成岸,澒癑接樑棟。 一派瑪瑙漿,傾注百千甕。往歲見沙陀,回鶻正來貢。 詔賜琥珀心,雪盛瓶盡凍。查牙飲流澌,氣壓黑馬湩。 一旦離魏闕,五載猶在宋。見此復何時?鳥道目逆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甲子歲:指某年的甲子年,甲子是中國古代干支紀年法中的第一年。
  • 郝經:元代詩人。
  • (zhuān):磚。
  • 葡萄:一種水果,原產於亞洲西部。
  • 紫節:指葡萄藤的紫色節段。
  • 龍頭:形容葡萄藤的枝條。
  • 蟠蟠:形容葡萄藤蔓延的樣子。
  • 茜茜:形容葡萄藤的紅色。
  • 俎豆:古代祭祀時用來盛放祭品的器具,這裏指祭品。
  • 閒館人:指管理園林的人。
  • 卉木:泛指各種草木。
  • 纏結:糾結纏繞。
  • 肺渴:形容極度口渴。
  • 河隴:指黃河與隴山之間的地區。
  • 支離:分散,不完整。
  • 串草:連綿不斷的草。
  • 拇乳:指葡萄的果實。
  • 澒癑(hòng nóng):形容水流聲。
  • 瑪瑙漿:形容葡萄汁的顏色和質地。
  • 沙陀:古代民族名,分佈在今新疆一帶。
  • 回鶻:古代民族名,分佈在今新疆一帶。
  • 琥珀:一種寶石,這裏指琥珀色的葡萄汁。
  • 查牙:形容飲水的聲音。
  • 黑馬湩(dòng):黑色的馬奶酒。
  • 魏闕:指京城。
  • 五載:五年。
  • 鳥道:形容道路險峻,只有鳥才能飛過。

翻譯

深院中荒草叢生,短小的蔓藤裂開磚縫生長。葡萄本是西方的果實,南方有誰種植呢? 插蘆作爲支撐,灌溉時非常珍惜。瘦弱的藤蔓上紫色的節段舒展開來,青色的枝條如同龍頭般被控制。 葡萄藤蔓延上稀疏的籬笆,紅色漸漸向外擴展,希望在秋天的中期能有所收穫。 摘取帶露的葡萄添作祭品,希望園林的管理者能有所供奉。誰知六月大旱,各種草木都枯死了。 斷掉的秧苗只剩下幾朵花,勉強用土覆蓋保護。最終還是枯萎糾結,每天空自悲痛。 極度口渴,心中渴望着梅子來解渴。忽然想起河隴的秋天,滿地都是葡萄,沒有空隙。 半空中的架子上散落着葡萄,連綿的草叢形成十里長的洞穴。葡萄的果實堆積成岸,水流聲連接着樑棟。 一股股瑪瑙般的葡萄汁,傾注進成百上千的甕中。往年見到沙陀人,回鶻人正來進貢。 詔令賜予琥珀色的葡萄汁,但雪太大,瓶子都凍住了。喝水時發出查牙的聲音,喝得比黑馬奶酒還要多。 一旦離開京城,五年間還在宋地。不知何時能再見到這樣的景象,只能望着險峻的道路目送。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後園中葡萄的生長情況,以及因旱災而導致的葡萄枯萎的悲痛心情。詩人通過對葡萄藤的細緻描寫,展現了其生長的艱辛與美麗,同時也表達了對自然災害的無奈和對美好事物的懷念。詩中還穿插了對往昔美好時光的回憶,以及對未來重逢的期盼,情感豐富而深沉。

郝經

郝經

元澤州陵川人,字伯常。郝天挺孫。金亡,徙順天,館於守帥張柔、賈輔家,博覽羣書。應世祖忽必烈召入王府,條上經國安民之道數十事。及世祖即位,爲翰林侍讀學士。中統元年,使宋議和,被賈似道扣留,居真州十六年方歸。旋卒,諡文忠。爲學務有用。及被留,撰《續後漢書》、《易春秋外傳》、《太極演》等書,另有《陵川文集》。 ► 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