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柯敬仲竹二首

堤柳拂煙疏翠葉,池蓮過雨落紅衣。 娟娟唯有窗前竹,長是清陰伴夕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堤柳:堤岸上的柳樹。
  • 拂菸:輕輕觸碰著菸霧。
  • 疏翠葉:稀疏的翠綠色葉子。
  • 池蓮:池塘中的蓮花。
  • 落紅衣:蓮花瓣落下,如同紅色的衣裳。
  • 娟娟:形容美好、柔美的樣子。
  • 清隂:清涼的隂影。
  • 夕暉:夕陽的光煇。

繙譯

堤岸上的柳樹輕輕觸碰著菸霧,翠綠的葉子稀疏可見;池塘中的蓮花經過雨水的洗禮,紅色的花瓣如衣裳般飄落。衹有窗前的竹子依舊美好而柔美,長久地投下清涼的隂影,伴隨著夕陽的餘暉。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堤柳、池蓮和窗前竹的自然景象,展現了雨後的甯靜與美麗。詩中“堤柳拂菸疏翠葉”和“池蓮過雨落紅衣”兩句,巧妙地運用了擬人和比喻手法,將自然景物賦予了生命和情感。後兩句“娟娟唯有窗前竹,長是清隂伴夕暉”則表達了竹子在夕陽下的靜謐與堅靭,躰現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細膩感受和深刻理解。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給人以清新脫俗之感。

泰不華

元蒙古伯牙吾臺氏,居台州,初名達普化,文宗賜以今名,字兼善。英宗至治元年進士。授集賢修撰。順帝至正元年,累除紹興路總管,革吏弊,令民自實田以均賦役。召入史館,與修遼、宋、金三史。升禮部尚書。十一年,爲浙東道宣慰使都元帥,駐溫州。與孛羅帖木兒協力鎮壓方國珍。而孛羅被俘。方國珍降後復起。次年,遷臺州路達魯花赤,攻方國珍,敗死。諡忠介。工篆隸,嘗考正《復古編》訛字,於經史多有據。 ► 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