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新進士還蜀

金絡絲繮白鼻騧,錦衣烏帽小宮花。 臨邛市上人爭看,不是當年賣酒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金絡絲韁(jīn luò sī jiāng):指用金絲裝飾的馬籠頭和韁繩。
  • 白鼻騧(bái bí guā):一種白色的馬,鼻部有黑色斑紋。
  • 錦衣烏帽:指華麗的衣服和黑色的帽子,常用來形容官員的服飾。
  • 小宮花:指宮廷中的小花,這裡可能指宮廷中的小官員或侍從。
  • 臨邛(lín qióng):地名,今四川省邛崍市。
  • 賣酒家:指賣酒的店鋪或人家。

繙譯

騎著裝飾著金絲籠頭和韁繩的白鼻馬,身穿錦衣,頭戴烏帽,如同宮中小花般的官員。 在臨邛市上,人們爭相觀看,這不再是儅年那個賣酒的普通人家。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新進士榮歸故裡的場景,通過對比其昔日的平凡與今日的榮耀,展現了人生的變遷和成功的喜悅。詩中“金絡絲韁白鼻騧”和“錦衣烏帽小宮花”形象地描繪了新進士的華麗裝扮,而“臨邛市上人爭看”則生動地表現了人們對其成功的關注和羨慕。最後一句“不是儅年賣酒家”巧妙地以賣酒家的平凡對比新進士的顯赫,突出了其身份的轉變和成就的非凡。

泰不華

元蒙古伯牙吾臺氏,居台州,初名達普化,文宗賜以今名,字兼善。英宗至治元年進士。授集賢修撰。順帝至正元年,累除紹興路總管,革吏弊,令民自實田以均賦役。召入史館,與修遼、宋、金三史。升禮部尚書。十一年,爲浙東道宣慰使都元帥,駐溫州。與孛羅帖木兒協力鎮壓方國珍。而孛羅被俘。方國珍降後復起。次年,遷臺州路達魯花赤,攻方國珍,敗死。諡忠介。工篆隸,嘗考正《復古編》訛字,於經史多有據。 ► 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