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伯庸無題四首

· 柳貫
貝葉東來不隔江,青瑤刻作寶華幢。 龍翰別緻三千匹,翠羽生輸四十雙。 天上神閒雷下斧,人間客醉月縈窗。 崧南半截雲虹色,宜著韓家小石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貝葉:指佛經,因古代印度用貝多羅樹葉寫經文。
  • 青瑤:青玉,這裏形容寶華幢的材質。
  • 寶華幢:佛教用語,指裝飾華麗的佛塔或佛像。
  • 龍翰:指精美的紙張,這裏可能指用龍翰紙製成的禮物。
  • 翠羽:翠鳥的羽毛,常用於裝飾。
  • 崧南:指嵩山以南的地區。
  • 雲虹色:形容色彩斑斕,如雲似虹。
  • 韓家小石淙:可能指韓愈家族中的一個小石潭,這裏用作地名。

翻譯

佛經從東方傳來,不再隔江相望,青玉雕刻成華麗的寶華幢。 別緻地送來了三千匹精美的紙張,翠鳥的羽毛輸出了四十雙。 天上的神靈安閒自在,雷神也不再揮斧,人間的人們醉倒在月光縈繞的窗前。 嵩山以南的半邊天空呈現出雲虹般的色彩,那裏適宜安置韓家的小石潭。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描繪,展現了元代詩人柳貫對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對自然美景的讚美。詩中「貝葉東來」和「青瑤刻作寶華幢」體現了對佛教經典的尊重,而「龍翰」和「翠羽」則展示了精美的禮物和華麗的裝飾。後兩句通過對天上神靈和人間景象的對比,表達了一種超脫世俗的閒適情懷。結尾的「崧南半截雲虹色,宜著韓家小石淙」則巧妙地將自然美景與人文景觀結合,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神祕的氛圍。

柳貫

柳貫

元婺州浦江人,字道傳,號烏蜀山人。受性理之學於金履祥,自幼至老,好學不倦。於兵刑、律歷、數術、方技、異教外書,無所不通。大德年間,以察舉爲江山儒學教諭。仕至翰林待制,與黃、虞集、揭傒斯齊名,稱儒林四傑。既卒,門人私諡文肅。有《柳待制文集》。 ► 1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