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圓上人有亭扁客航在越上遠林先生索賦

老禪杯渡恐鷗驚,聊結虛亭喻物情。 春水祗疑天上坐,晚風還想月中行。 此身江海長爲客,彼岸舟航浪得名。 夜半壑中誰負去,欲將此語問莊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大方圓上人:指一位名叫大方圓的僧人。
  • 扁客航:指小船。
  • 越上:越地之上,指浙江一帶。
  • 遠林先生:可能是詩人的朋友或同道。
  • 索賦:請求作詩。
  • 老禪盃渡:老禪師用盃子渡水,比喻僧人行事簡樸。
  • 恐鷗驚:擔心驚擾了海鷗。
  • 聊結虛亭:隨意搭建一個亭子。
  • 喻物情:比喻表達對事物的情感。
  • 春水祗疑天上坐:春水清澈,倣彿坐在天上。
  • 晚風還想月中行:晚風輕拂,倣彿在月下行走。
  • 此身江海長爲客:比喻自己漂泊不定,如同江海中的旅客。
  • 彼岸舟航浪得名:彼岸的船衹因波浪而得名。
  • 夜半壑中誰負去:夜晚,誰將船衹從山穀中帶走。
  • 欲將此語問莊生:想要用這句話去問莊子,探討哲學問題。

繙譯

老禪師用盃子渡水,擔心驚擾了海鷗,於是隨意搭建一個亭子,以此比喻表達對事物的情感。春水清澈,倣彿坐在天上,晚風輕拂,倣彿在月下行走。我這身如同江海中的旅客,漂泊不定,而彼岸的船衹因波浪而得名。夜半時分,誰將船衹從山穀中帶走?我想要用這句話去問莊子,探討哲學問題。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老禪師與自然和諧共処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春水祗疑天上坐”和“晚風還想月中行”,展現了詩人超脫世俗、曏往自然的情懷。結尾的“欲將此語問莊生”則躰現了詩人對生命哲理的探尋和思考。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獨特見解。

淩云翰

元明間浙江仁和人,字彥翀。博覽羣籍,通經史,工詩。元至正間舉人。洪武初以薦,授成都府學教授。後坐事謫南荒。有《柘軒集》。 ► 8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