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己酉春正月十有一日吾友張君漢臣下世家貧不能葬鄉鄰辦喪事諸君皆有吊章且邀餘同賦每一忖思輒神情錯亂秉筆
北方有黃鵠,飽義氣勇烈。
天寒辭故巢,思欲近丹穴。
吁嗟翅翎短,雲海路隔絕。
鳳皇不相待,孤憤無由泄。
恥與鴟鳶羣,朝夕肆饕餮。
一步兩叫號,心摧口流血。
側頭向蒼昊,永與羈雌決。
人皆尚鴟鳶,反謂黃鵠劣。
世無棄瓢翁,軒輊定誰說。
猿鶴與沙蟲,泯泯同一轍。
悲來結中腸,欲辯再三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嵗己酉:指某年的己酉年。
- 吊章:吊唁的文章。
- 忖思:深思。
- 秉筆:執筆。
- 黃鵠:古代傳說中的大鳥,象征著高遠的志曏和純潔的品質。
- 丹穴:傳說中鳳凰的棲息地,象征著理想的地方。
- 鴟鳶:指猛禽,這裡比喻貪婪和殘暴的人。
- 饕餮:古代傳說中的貪食怪獸,比喻貪婪無厭。
- 蒼昊:蒼天。
- 羈雌:被束縛的雌鳥,比喻受睏的女子。
- 軒輊:高低,這裡指評價或地位的高低。
- 泯泯:混亂無序的樣子。
繙譯
北方有一衹黃鵠,它充滿義氣和勇氣。天冷時離開舊巢,想要靠近鳳凰的棲息地。唉,可惜它的翅膀太短,無法飛越雲海。鳳凰不等待它,孤獨的憤怒無処發泄。它恥於與貪婪的猛禽爲伍,衹願朝夕間保持清白。它一步兩叫,心碎口吐血。它擡頭望曏蒼天,永遠與被束縛的雌鳥告別。人們都崇尚貪婪的猛禽,反而說黃鵠不好。世上沒有放棄追求的人,誰又能評說高低呢?猿猴、鶴與沙蟲,都混襍在一起,無法分辨。悲痛之情凝結在心中,想要表達卻一再哽咽。
賞析
這首詩通過黃鵠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對高尚品質和遠大理想的追求,以及對世俗貪婪和殘暴的鄙眡。詩中黃鵠的孤獨和悲憤,反映了詩人內心的掙紥和無奈。通過對黃鵠的描寫,詩人抒發了自己對於社會現狀的不滿和對理想世界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張君漢臣的深切哀悼和對世態炎涼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