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漢陰:漢水的南岸。
- 抱甕:指古代的一種灌溉方式,用手抱着甕取水澆田。
- 畦(qí):田地中劃分的小區,用於種植作物。
- 漢皋:漢水的岸邊。
- 伎倆(jì liǎng):手段,技巧。
- 師師:互相效仿。
- 桔槔(jié gāo):古代的一種灌溉工具,類似於槓桿,用於從井中提水。
翻譯
在漢水的南岸,人們鑿井並劃分田地, 儘管只是用手抱着甕取水澆田,卻毫不辭勞。 古人的這種灌溉技巧如今被人嘲笑, 但整個世界仍在互相效仿使用桔槔。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古代與現代的灌溉方式,表達了作者對傳統智慧的尊重和對現代人忽視傳統的不滿。詩中「抱甕」與「桔槔」分別代表了古代的簡樸與現代的機械化,作者通過這種對比,暗示了現代人雖然技術進步,但不應忘記古人的智慧和勤勞。同時,詩中的「舉世師師尚桔槔」也反映了現代社會中普遍存在的模仿和追求新技術的現象,而忽視了傳統方法的價值。整體上,這首詩既是對古代智慧的讚頌,也是對現代社會現象的深刻反思。
段克己
克己,字復之,河東人,世居絳之稷山。幼時與弟成己並以才名,禮部尚書趙秉文識之,目之曰「二妙」,大書「雙飛」二字名其裏。金末以進士貢。北渡後,與成己避地龍門山中,餘廿年而卒,人稱爲遁庵先生。泰定間,孫吏部侍郎輔合克己、成己遺文爲《二妙集》,刻之家塾。臨川吳澄爲之序曰:河東二段先生,心廣而識超,氣盛而才雄。其詩如:「冤血流未盡,白骨如山丘。」「四海疲攻戰,何當洗甲兵。」蓋陶之達,杜之憂,兼而有之者也。
► 188篇诗文
段克己的其他作品
- 《 丁未三月二十八日縣大夫薛君寶臣過餘芹溪精舍酒閒雨作時方苦旱喜而賦之 》 —— [ 元 ] 段克己
- 《 乙未人日飲範君子和酒酣賦詩呈座上諸君 》 —— [ 元 ] 段克己
- 《 漁家傲 正月十四日夜有感而作 》 —— [ 元 ] 段克己
- 《 滿庭芳 其二 山居偶成每與文翰二三子論文把酒歌以侑觴亦足以自樂也 》 —— [ 元 ] 段克己
- 《 水龍吟 · 壽舍弟菊軒 》 —— [ 元 ] 段克己
- 《 爲龍門史師壽不遇 》 —— [ 元 ] 段克己
- 《 梅花十吟憶 》 —— [ 元 ] 段克己
- 《 仲堅見和複用韻以答 》 —— [ 元 ] 段克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