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存存庵

林下道人何處去,老君觀裏禮星壇。 佩環遙候青牛過,臺殿惟留白鶴看。 一榻鬆雲容我宿,半巖風氣逼衣寒。 五更馬足車塵動,得臥山中夢寐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宿存存庵:在存存庵中過夜。
  • 老君觀:道教寺廟,供奉老子。
  • 禮星壇:祭祀星辰的壇臺。
  • 佩環:古代女子佩戴的玉飾。
  • 青牛:傳說中老子的坐騎。
  • 臺殿:高大的建築物。
  • 白鶴:象徵長壽和吉祥的鳥。
  • 一榻鬆雲:形容牀榻周圍環繞着松樹和雲霧,指山中清幽的環境。
  • 半巖風氣:山岩間的風。
  • 五更:古代將一夜分爲五更,五更即天將亮時。
  • 馬足車塵:指城市中繁忙的交通和塵土。

翻譯

林中的道士去了哪裏?在老君觀裏祭祀星辰的壇臺。 遠遠地等待着青牛的經過,只有白鶴在看守着高大的建築。 松樹和雲霧環繞的牀榻,我在這裏過夜,山岩間的風讓我感到一絲寒意。 五更時分,城市的馬蹄和車輪開始忙碌,而我能在山中安然入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山中存存庵過夜的情景,通過對老君觀、星壇、青牛、白鶴等道教元素的描繪,營造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詩中「一榻鬆雲」和「半巖風氣」生動地勾勒出了山中的清幽與寧靜,與「五更馬足車塵動」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詩人對山中生活的嚮往和對塵世喧囂的厭倦。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寧靜生活的深切向往。

吳景奎

元婺州蘭溪人,字文可。七歲力學如成人,年十三爲鄉正。劉貞爲浙東憲府掾,闢爲從事,後薦署興化路儒學錄,以母老辭不就。博學,尤善爲詩,詞句清麗,有唐人風。有《藥房樵唱》。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