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丹霞老禪

一蓑風雨一漁竿,家近梅花涉水灘。 投報已無青玉案,駐顏寧有紫金丹。 龐公老去獨耕峴,李願從來久隱盤。 自古山林有遺逸,敢將名字動天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suō):用草或棕毛制成的雨衣。
  • 投報:指報答。
  • 青玉案:古代貴重的食器,這裡比喻高官厚祿。
  • 駐顔:保持青春容顔。
  • 紫金丹:傳說中能使人長生不老的丹葯。
  • 龐公:指龐德公,東漢末年隱士。
  • (xiàn):峴山,在今湖北省襄陽市。
  • 李願:唐代隱士。
  • :指磐穀,李願隱居之地。
  • 遺逸:指隱逸之士。
  • 天官:指朝廷官員。

繙譯

身披蓑衣,手執漁竿,家近梅花,涉水過灘。 已無法用青玉案來報答,又怎能指望紫金丹駐顔。 龐德公老去後獨自耕作於峴山,李願長久以來隱居在磐穀。 自古以來山林中縂有隱逸之士,我豈敢因名聲而驚動朝廷官員。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名利的淡漠。詩中通過“蓑風雨”、“漁竿”、“梅花”、“水灘”等意象,描繪了一幅甯靜而超脫的隱居圖景。後兩句提到龐德公和李願,借用歷史上的隱士形象,強調了自己對隱逸生活的認同和追求。最後一句“敢將名字動天官”,則表明了詩人不願因名聲而受到朝廷的乾擾,堅守自己的隱居理想。

朱希晦

元溫州樂清人。順帝至正末隱居瑤山,與四明吳主一、蕭臺趙彥銘吟詠雁山中,稱雁山三老。明初薦於朝,命未至而卒。有《雲鬆巢集》。 ► 1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