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魚兒 · 至元六年二月望日登安陸白雲樓樓今爲分憲公廨城中有楚大夫宋玉故宅與池其井名琉璃井有蘭臺故基
屹危闌、郢都西北,滔滔漢水南去。蘭臺陳跡何從訪,廢宅芳池凝佇。愁絕處。空只有、琉璃眢井蛙聲聚。千年遺緒。邈白雪宮商,雄風襟量,恍惚可神遇。
英靈在,應念諸孫鹵莽。斯文徼福如許。蕙餚蘭藉椒漿奠,屈景幽魂同赴。驚節序。卻邂逅、春深不識悲秋苦。撫今懷古。謾醉墨淋漓,狂歌悽惋,和者應無數。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屹危闌:屹立的高欄。
- 郢都:古代楚國的都城,今湖北江陵。
- 蘭臺:古代楚國的宮廷臺閣。
- 凝佇:凝視佇立。
- 琉璃眢井:琉璃裝飾的廢井。
- 邈白雪宮商:邈遠的白雪中宮殿和商賈。
- 雄風襟量:形容風度非凡,胸懷寬廣。
- 斯文徼福:指文雅之人祈求福祉。
- 蕙餚蘭藉:用蕙草和蘭花裝飾的祭品。
- 屈景幽魂:指屈原和景差,楚國的兩位文學家。
- 撫今懷古:回顧過去,思考現在。
- 醉墨淋漓:形容書寫時情感激昂,墨跡淋漓。
- 狂歌悽惋:狂放地歌唱,情感悲切。
翻譯
站在高欄之上,望着郢都西北方向,只見滔滔漢水向南流去。蘭臺的遺蹟已經無處尋覓,只能凝視着廢宅和芳池,心中充滿了愁緒。這裏只剩下琉璃裝飾的廢井,蛙聲聚集,千年的遺蹟和傳統已經遠去。在邈遠的白雪中,彷彿可以看到宮殿和商賈,風度非凡,胸懷寬廣,彷彿可以神遇。
英靈仍在,應該會憐憫我們這些後人的魯莽。文雅之人祈求福祉,如此虔誠。用蕙草和蘭花裝飾的祭品,椒漿奠祭,屈原和景差的幽魂一同赴會。時間匆匆,卻在春末不識悲秋之苦。回顧過去,思考現在,只能盡情地書寫,情感激昂,墨跡淋漓,狂放地歌唱,情感悲切,應該有很多人能和唱。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登安陸白雲樓時的深情回憶與感慨。詩人通過對郢都遺蹟的懷念,表達了對楚國曆史文化的敬仰和對時光流逝的哀愁。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如「琉璃眢井」、「邈白雪宮商」等,展現了詩人對歷史的深刻思考和對文學藝術的熱愛。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優美,充分展現了宋褧的文學才華和對歷史的深刻理解。

宋褧
元大都人,字顯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進士,除祕書監校書郎。順帝至元初,歷監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遷國子司業,與修宋遼金三史,以翰林直學士兼經筵講官卒,諡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
宋褧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二月望日欲勞農於弁山會風雨作遂出南門因登峴山觀窪尊訪五花亭遺蹟晚霽遊何山觀讀書堂薄暮 》 —— [ 宋 ] 王十朋
- 《 浣溪沙 · 花朝 》 —— [ 元 ] 洪翼
- 《 花朝州大夫李公集諸生於燕喜亭論學尋命童子歌鹿鳴賦二首 》 —— [ 明 ] 莫與齊
- 《 春懷 》 —— [ 宋 ] 葛起耕
- 《 燭影搖紅 · 花朝 》 —— [ 清 ] 楊玉銜
- 《 花朝日侍皇太后逰宴御園 》 —— [ 清 ] 弘歷
- 《 花朝攜酒遊愒梓山示侍者 》 —— [ 清 ] 趙席珍
- 《 辛未花朝贈李孝先新婚 》 —— [ 明 ] 黎延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