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訪唐隱居三首

竹嶼先生吟嘯處,長鬆繞屋水縈迴。 山人採藥煙中語,仙客吹簫月下來。 琪樹碧桃窗戶靜,瓊枝翠壁畫圖開。 分明似入天台路,安得胡麻飯一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竹嶼:指竹林環繞的小島。
  • 吟歗:吟詠歌唱。
  • 縈廻:環繞,廻鏇。
  • 山人:隱士,指隱居山中的人。
  • 琪樹碧桃:琪樹,神話中的玉樹;碧桃,傳說中的仙桃。
  • 瓊枝翠壁:瓊枝,玉樹的枝條;翠壁,青翠的山壁。
  • 天台路:指通往仙境的道路,源自天台山,傳說中的仙山。
  • 衚麻飯:傳說中仙人食用的飯,衚麻即芝麻。

繙譯

在竹林環繞的小島上,先生吟詠歌唱的地方, 長長的松樹環繞著房屋,水流廻鏇。 山中的隱士在菸霧中採摘草葯,低聲交談, 仙人吹著簫,月光下從天而降。 窗戶靜悄悄,映著神話中的琪樹和仙桃, 瓊枝玉葉,翠綠的山壁如同一幅畫卷展開。 這分明就像走進了通往仙境的天台之路, 真希望能得到一盃仙人食用的衚麻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幽靜而神秘的山中隱居圖景。通過“竹嶼”、“長松”、“水縈廻”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詩中“山人採葯”、“仙客吹簫”等描繪,增添了仙境般的神秘色彩。結尾的“天台路”和“衚麻飯”更是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充滿神話色彩的世界,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仙境的憧憬。

吳景奎

元婺州蘭溪人,字文可。七歲力學如成人,年十三爲鄉正。劉貞爲浙東憲府掾,闢爲從事,後薦署興化路儒學錄,以母老辭不就。博學,尤善爲詩,詞句清麗,有唐人風。有《藥房樵唱》。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