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陳振狂不值

· 佘翔
爲愛幽棲客,停舟問草堂。 片雲移遠樹,孤雁帶斜陽。 招隱詩空詠,談玄意不忘。 柴門秋色裏,何處採幽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幽棲:指隱居。
  • 孤雁:孤單的雁,常用來比喻孤獨或離羣。
  • 斜陽:傍晚時西斜的太陽。
  • 招隱:招人歸隱,這裏指招請隱士。
  • 談玄:談論深奧的道理。
  • 柴門:用樹枝編扎的簡陋的門,常指貧苦人家。
  • 採幽芳:尋找並欣賞幽靜中的芳香,比喻尋求隱逸生活中的美好。

翻譯

因爲喜愛那隱居的客人,我停下船來,探訪他的草堂。 一片雲彩輕輕地移動在遠處的樹梢上,孤單的雁兒帶着斜陽的餘暉。 雖然空自詠歎招隱的詩句,但談論深奧道理的意趣卻難以忘懷。 在秋色的柴門之外,我該去哪裏尋找那幽靜中的芳香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佘翔訪問隱士陳振狂未遇的情景,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深奧哲理的追求。詩中「片雲移遠樹,孤雁帶斜陽」以景寓情,形象地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孤寂與對隱逸生活的渴望。結尾的「柴門秋色裏,何處採幽芳」則進一步以尋找幽靜中的芳香爲喻,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詩人對隱逸生活的獨特情感和哲理思考。

佘翔

明福建莆田人,字宗漢,號鳳台。嘉靖三十七年進士。任全椒知縣。與御史議事意見相左,即拂衣罷去,放遊山水以終。工詩,有《薜荔園詩稿》及《文草》。 ► 12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