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謝察院高德進憲史寄來楊友直書居竹軒三大字

三字封來墨未乾,堂軒舒展對琅玕。 高人不待籠鵝換,好客多從載酒看。 月夜有懷通白下,秋潮無信寄長幹。 清檯翠柏應千丈,靜想風霜卷地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謝察院:人名,可能是一位官員或文人。
  • 高德進:人名,可能是一位官員或文人。
  • 憲史:古代官名,負責監察和記錄。
  • 楊友直:人名,可能是一位書法家或文人。
  • 居竹軒:可能是楊友直的書齋名。
  • 琅玕(láng gān):美玉,這裏比喻書法作品。
  • 籠鵝換:典故,指王羲之以書法換鵝的故事。
  • 載酒看:帶着酒來欣賞。
  • 通白下:地名,今南京市。
  • 長幹:地名,今南京市。
  • 清檯:高臺,指居竹軒。
  • 翠柏:常綠的柏樹,象徵長壽和堅韌。

翻譯

你寄來的「居竹軒」三個大字墨跡還未乾,我在堂軒中舒展欣賞,對着這如美玉般的書法。高人不必像王羲之那樣以書法換鵝,因爲好客之人多會帶着酒來欣賞。月夜中,我懷念着遠在白下的你,但秋潮無信,無法將我的思念寄往長幹。想象中,清檯上的翠柏應該高達千丈,靜靜地想,風霜捲起地上的寒意。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楊友直書法作品的讚賞和對遠方友人的思念。詩中「三字封來墨未乾」直接點出了書法作品的新鮮和珍貴,而「堂軒舒展對琅玕」則通過比喻展現了書法的美感。後句通過典故和想象,既表達了對高雅藝術的尊重,也抒發了對友人的深切懷念。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藝術和友情的高度重視。

成廷圭

元蕪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禮執。好讀書,工詩。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間,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軒。晚遭亂,避地吳中。卒年七十餘。有《居竹軒集》。 ► 5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