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蛇笏
孔明廟前柏,手版賊其枝。
枯秭無生氣,衆目炫一時。
何如孔公笏,鐵面含霜姿。
虺蛇何足道,正氣屢奸欺。
祥符慶曆間,豈無纖人斯。
聞之膽爲落,不在彼在茲。
聖學億萬年,聖源浩無涯。
八傳得巨源,憤學求似之。
遺經與遺物,保護如嬰兒。
萬里去復遠,見者鹹齎諮。
況此一尺槐,千載孔林思。
非無原壤杖,非無少正鈹。
用舍各有時,小大各有施。
疇能起段公,共賦甘棠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擊蛇笏:指用笏板擊打蛇的動作,這裏比喻正義之舉。
- 孔明:即諸葛亮,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智慧與忠誠的象徵。
- 手版:古代官員上朝時手持的板子,用以記事。
- 賊其枝:破壞其枝條,比喻損害正義的行爲。
- 枯秭:乾枯的稻草,比喻無生氣或無價值之物。
- 衆目炫一時:一時之間引人注目。
- 虺蛇:小蛇,比喻小人和邪惡。
- 正氣:正直的氣概。
- 奸欺:欺詐和背叛。
- 祥符:吉祥的徵兆。
- 慶曆:北宋仁宗年號,代表一個時期。
- 纖人:小人,指品行不端的人。
- 聖學:指儒家經典學問。
- 聖源:儒家學問的根源。
- 八傳:指學問的傳承。
- 巨源:指學問的深厚源泉。
- 遺經:指流傳下來的經典。
- 遺物:指流傳下來的物品。
- 齎諮:嘆息,表示遺憾或同情。
- 疇能:誰能。
- 段公:指段秀實,唐代名臣,以正直著稱。
- 甘棠:古代傳說中的樹,比喻美好的事物或地方。
翻譯
在孔明廟前的柏樹下,有人用手版破壞其枝條。那些乾枯無生氣的稻草,一時之間卻引人注目。但不如孔公的笏板,鐵面含霜,正氣凜然。小蛇何足掛齒,正氣屢遭奸詐之人的欺凌。在祥符慶曆年間,難道沒有小人存在嗎?聽到這些,膽子都會爲之落,不在於外在的環境,而在於內心的正氣。
儒家學問傳承億萬年,其根源浩無邊際。經過八代的傳承,得到了深厚的學問源泉,憤學以求與之相似。流傳下來的經典和物品,如同保護嬰兒一般珍視。雖然遠行萬里,見到的人都會爲之嘆息。何況這一尺長的槐樹,千載以來孔林的思念。並非沒有原壤的杖,也非沒有少正的鈹。用與舍各有其時,大小各有其用。誰能像段公那樣,共同賦詩讚美甘棠之美。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孔明廟前柏樹與孔公笏板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正直氣概的推崇和對奸詐小人的鄙視。詩中「正氣屢奸欺」一句,深刻揭示了正義在邪惡勢力面前的無奈與堅韌。通過對儒家學問的讚美和對傳承的重視,詩人展現了對於文化傳統的尊重和維護。最後通過對段公的讚美,表達了對於正直品質的嚮往和對於美好事物的頌揚。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正義和學問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