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仲沔御史左遷之安慶府判詩

青驄馬鳴催趣裝,日出未出江茫茫。 但願四海有武備,不可一朝無憲綱。 攙搶經天墮作石,沆瀣着地凝爲霜。 先生憂國鬢未白,至今臺柏留輝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青驄馬:青白色的馬,古代常用於官員的坐騎。
  • 趣裝:急忙整理行裝。
  • 攙搶:古代兵器,這裏比喻戰亂。
  • 沆瀣:夜間的水氣,露水。
  • 憲綱:法律和綱紀。
  • 臺柏:古代御史臺的柏樹,象徵御史的正直。

翻譯

青驄馬嘶鳴催促着整理行裝,太陽還未升起,江面上茫茫一片。只願四海之內都有強大的武備,不可一日無嚴明的法律和綱紀。戰亂如同經天而過的流星,化作石塊墜落;夜間的露水凝結成地上的霜。先生憂國憂民,鬢髮尚未斑白,至今御史臺的柏樹依然留下他的光輝。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御史因憂國憂民而被貶的情景。詩中,「青驄馬鳴催趣裝」和「日出未出江茫茫」生動地表現了離別的緊迫和旅途的艱辛。後兩句「但願四海有武備,不可一朝無憲綱」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安危和法治的深切關懷。最後兩句通過對「攙搶」和「沆瀣」的比喻,以及對「臺柏」的象徵,讚美了御史的忠誠和正直,即使被貶,其精神依然照耀後人。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和法治的忠誠與憂慮。

成廷圭

元蕪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禮執。好讀書,工詩。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間,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軒。晚遭亂,避地吳中。卒年七十餘。有《居竹軒集》。 ► 5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