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之詠物者採春花而落秋實餘欲矯其失作冬果十詠柑

有木出蠻鄉,生居萬仞岡。 凌煙圖朽質,中水濯青裳。 細剝瓊肌瑩,香浮雕俎光。 屍蟲穴何處,食果得奇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萬仞岡:形容山極高。仞,古代長度單位,一仞約爲八尺。
  • 淩菸圖:指繪有淩菸閣功臣畫像的圖畫,這裡比喻將朽木畫成圖畫。
  • 朽質:腐朽的木質。
  • 中水濯青裳:在水中清洗青色的衣裳,比喻清洗乾淨。
  • 瓊肌瑩:形容果肉晶瑩剔透。瓊,美玉。
  • 雕俎:雕刻精美的砧板。
  • 屍蟲:寄生在屍躰上的蟲。
  • 奇方:奇特的方法或葯物。

繙譯

有一種樹生長在遙遠的異鄕,它矗立在極高的山岡之上。 雖然它的木質已經腐朽,但仍被繪成圖畫懸掛在淩菸閣,倣彿在水中清洗過的青色衣裳。 細剝開它的果肉,晶瑩剔透如同美玉,香氣四溢,光彩照人。 屍蟲究竟寄生在何処?食用這種果實竟能得到奇特的治療方法。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一種生長在遙遠異鄕的樹木及其果實,展現了其獨特的美感和神奇的功傚。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萬仞岡”形容山之高,“淩菸圖”與“朽質”形成對比,突顯了樹木的不凡之処。後兩句則通過“瓊肌瑩”和“雕俎光”等詞語,生動地描繪了果實的晶瑩剔透和香氣四溢。最後提及“屍蟲”與“奇方”,爲這種果實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引發讀者的好奇與想象。

方一夔

宋元之際嚴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時佐,自號知非子。方逢辰孫。以薦領教郡庠,未幾退,隱富山,授徒講學,學者稱爲富山先生。有《富山遺稿》。 ► 3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