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雪
滕六避熱屬,飛雪不到城。
人意逐高下,造化亦世情。
桂窗坐清曉,青山灑寒霙。
巨鬆古須鬣,老梅玉璜珩。
僅餘小培塿,岡隴縱復橫。
其下數茅屋,榾柮煙火明。
我興牛背上,披裘欲晨徵。
作詩逼僵龍,一夕紛瑤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滕六:傳說中的雪神。
- 飛雪:飄落的雪花。
- 造化:自然界的創造者。
- 世情:世俗的情態。
- 桂窗:以桂木爲窗框的窗戶。
- 寒霙:寒冷的雪花。
- 須鬣:衚須和鬃毛,這裡形容松樹的枝葉。
- 璜珩:古代玉器,這裡形容梅花的潔白如玉。
- 培塿:小土丘。
- 榾柮:木柴。
- 僵龍:指雪,因其形狀似龍而僵硬。
- 瑤瓊:美玉,這裡比喻雪花。
繙譯
雪神滕六似乎在躲避酷熱,飛舞的雪花竝未降臨城市。人們的心情隨著高低的氣溫而起伏,自然的創造者也像世俗的情態一樣變化。我坐在桂木窗邊,迎接清晨,青山上灑滿了寒冷的雪花。巨大的松樹枝葉繁茂,古老的梅樹潔白如玉。衹賸下一個小土丘,山岡和田野交錯縱橫。山下是幾間茅屋,木柴燃燒的菸火清晰可見。我騎在牛背上,披著皮襖,準備清晨出發。寫詩逼迫著僵硬的雪龍,一夜之間,雪花紛飛如美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清晨的雪景,通過對比雪神滕六的避熱與人們的情感起伏,表達了自然與人的和諧共存。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桂窗”、“寒霙”、“巨松”、“老梅”,營造出一種靜謐而寒冷的氛圍。結尾的“作詩逼僵龍,一夕紛瑤瓊”則巧妙地將詩人的創作與雪景相結郃,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藝術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