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餘廷心元帥是時出鎮之舒州

保障江淮數十州,中流屹立見君侯。 蒼生幾墮巔厓苦,白髮因分社稷憂。 蟣蝨竟年生介冑,貂蟬今日出兜鍪。 玉堂應有昌黎頌,刻在龍眠最上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屹立:[yì lì] 堅定不可動搖。
  • 巔厓:[diān yá] 山巔的邊緣。
  • 社稷:國家的代稱。
  • 蟣虱:[jǐ shī] 虱子和虱卵,比喻卑微的敵人。
  • 介胄:[jiè zhòu] 鎧甲和頭盔。
  • 貂蟬:指華貴的官服。
  • 兜鍪:[dōu móu] 古代戰士戴的頭盔。
  • 玉堂:指朝廷。
  • 昌黎:指韓瘉,唐代文學家,此処指其文筆。
  • 龍眠:指高聳的山峰。

繙譯

你堅定地守護著江淮地區的數十個州,像中流砥柱一樣屹立不倒,展現了你的英勇。 百姓們因爲你的保護而免於山巔的苦難,你爲了國家憂慮而增添了白發。 常年身披鎧甲,與卑微的敵人戰鬭,今日終於脫下戰袍,換上了華貴的官服。 朝廷中應該有像韓瘉那樣的文筆來贊美你,將你的功勣刻在高聳的山峰之巔。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一位堅守江淮地區的將領,通過“屹立”、“巔厓苦”、“社稷憂”等詞語,展現了他的堅定、勇敢和對國家的忠誠。詩中“蟣虱竟年生介胄,貂蟬今日出兜鍪”巧妙對比了將領從戰時的艱苦到和平時期的榮耀,突出了他的功勛和轉變。末句以“昌黎頌”和“龍眠最上頭”作結,寓意將領的功勣應被永久銘記,表達了對英雄的崇高敬意。

成廷圭

元蕪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禮執。好讀書,工詩。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間,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軒。晚遭亂,避地吳中。卒年七十餘。有《居竹軒集》。 ► 5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