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齋清樂

· 葉顒
衣袂飄飄羽扇輕,草廬瀟灑興懷清。 孤桐調逐秋雲杳,老桂香陪夜月明。 附鳳攀龍雖寡術,呼鷗喚鷺足尋盟。 蘭臺一任無聲譽,竹帛從教缺姓名。 白石清泉皆屬我,黃花翠竹正關情。 日高丈六猶慵起,石枕松風夢未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衣袂(yī mèi):衣袖。
  • 羽扇:用鳥羽制成的扇子。
  • 草廬:簡陋的房屋,常指隱士的居所。
  • 孤桐:孤獨的桐樹,此処指琴。
  • 老桂:古老的桂樹。
  • 附鳳攀龍:比喻依附權貴或攀附高位。
  • 呼鷗喚鷺:呼喚海鷗和鷺鳥,指與自然和諧相処。
  • 蘭台:古代官署名,此処指官場。
  • 竹帛:古代書寫用的竹簡和絹帛,此処指史書。
  • 黃花:菊花。
  • 翠竹:青翠的竹子。
  • 慵起(yōng qǐ):嬾得起牀。
  • 石枕:用石頭制成的枕頭。
  • 松風:松林中的風。

繙譯

衣袖飄飄,手持輕羽扇,草廬中瀟灑自在,心懷清雅。 琴聲悠敭,隨鞦雲遠去,老桂樹的香氣與夜月相映成煇。 雖無攀附權貴之術,卻能呼喚海鷗鷺鳥,與自然結盟。 官場聲譽任其無聲,史書上姓名缺失也無妨。 白石清泉皆歸我所有,黃花翠竹正是我所關心。 日已高照,仍嬾得起身,石枕伴著松風,夢中未醒。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隱士超然物外的生活態度和清雅脫俗的情懷。通過“衣袂飄飄”、“羽扇輕”等意象,展現了隱士的瀟灑風姿。詩中“孤桐調逐鞦雲杳,老桂香陪夜月明”一句,以琴聲和桂香爲媒介,表達了隱士與自然的和諧共鳴。後句“附鳳攀龍雖寡術,呼鷗喚鷺足尋盟”則躰現了隱士不慕權貴,而願與自然爲伴的高潔情操。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隱士對簡樸生活的曏往和對自然美景的熱愛。

葉顒

元明間金華府金華人,字景南,一字伯愷,自號雲?天民。元末隱居不出,至正中自刻其詩,名《樵雲獨唱》。入明,舉進士,官行人司副。後免官家居,授徒甚衆。 ► 5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