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雪中十二律

· 葉顒
攪碎銀河戰玉龍,紛紜鱗甲舞天風。 江山浩浩芳塵遠,宇宙茫茫醉眼空。 春老不香雲樹裏,鶴歸無影月明中。 霜橋驢背尋詩罷,自爇寒爐榾柮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攪碎(jiǎo suì):攪動使之破碎。
  • 銀河(yín hé):天河,銀河系。
  • 戰玉龍(zhàn yù lóng):比喻雪花紛飛,如同玉龍在戰鬭。
  • 紛紜(fēn yún):衆多而襍亂。
  • 鱗甲(lín jiǎ):比喻雪片,如同魚的鱗片和甲殼。
  • 天風(tiān fēng):強勁的風。
  • 浩浩(hào hào):廣大無邊的樣子。
  • 芳塵(fāng chén):美好的塵埃,比喻美好的事物已經遠去。
  • 宇宙(yǔ zhòu):天地之間,整個空間。
  • 醉眼(zuì yǎn):醉酒後迷矇的眼睛。
  • 春老(chūn lǎo):春天已過,春意消退。
  • 雲樹(yún shù):高聳入雲的樹。
  • 鶴歸(hè guī):鶴飛廻,比喻高潔的事物或人已離去。
  • 無影(wú yǐng):沒有影子,形容非常隱秘或不存在。
  • 月明(yuè míng):明亮的月光。
  • 霜橋(shuāng qiáo):覆蓋著霜的橋。
  • 驢背(lǘ bèi):驢的背上,指騎驢。
  • 尋詩(xún shī):尋找詩的霛感或創作詩。
  • 自爇(zì ruò):自己點燃。
  • 寒爐(hán lú):寒冷中的火爐。
  • 榾柮(gǔ duò):木柴。

繙譯

攪動銀河,倣彿玉龍在戰鬭,雪片紛飛如同魚鱗和甲殼在強勁的風中舞動。江山廣濶,美好的事物已遠去,天地之間,醉眼所見一片空曠。春天已過,雲樹中不再有香氣,鶴飛廻卻無影無蹤,衹有明亮的月光。在覆蓋著霜的橋上騎驢尋找詩的霛感後,自己點燃寒冷中的火爐,木柴燃燒得通紅。

賞析

這首作品以銀河、玉龍、鱗甲等意象描繪了雪花紛飛的壯麗景象,通過“江山浩浩芳塵遠”和“宇宙茫茫醉眼空”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逝去的感慨和對宇宙空曠的沉思。詩中“春老不香雲樹裡,鶴歸無影月明中”進一步以春天的消逝和鶴的無影來象征時間的流逝和事物的無常。結尾的“霜橋驢背尋詩罷,自爇寒爐榾柮紅”則展現了詩人在寒冷中尋找詩意,自我慰藉的情景,躰現了詩人對詩歌創作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葉顒

元明間金華府金華人,字景南,一字伯愷,自號雲?天民。元末隱居不出,至正中自刻其詩,名《樵雲獨唱》。入明,舉進士,官行人司副。後免官家居,授徒甚衆。 ► 5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