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友琴堂

· 葉顒
疇昔知音託久要,同聲相和更同條。 嗟予無用頭甘禿,顧子多材尾亦焦。 七尺身長形固美,兩翁調古腹空枵。 何當共坐虛檐下,握手論心到月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疇昔(chóu xī):往昔,從前。
  • 知音:指理解自己、與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
  • 久要(jiǔ yāo):長久的約定。
  • 同聲相和:比喻志趣相投,意見一致。
  • 同條:同一條心,同心協力。
  • 嗟予(jiē yú):嘆息自己。
  • 無用:沒有才能或作用。
  • 頭甘禿:比喻自己願意謙卑,不計較個人得失。
  • 顧子:指對方,即詩中的「友」。
  • 多材:多才多藝。
  • 尾亦焦:比喻對方雖然才華橫溢,但也因此而煩惱。
  • 七尺身長:形容身材高大。
  • 形固美:外表固然美好。
  • 兩翁:指詩人和他的朋友。
  • 調古:談論古事,指有學問。
  • 腹空枵(fù kōng xiāo):內心空虛,指雖然有學問但仍感不足。
  • 何當:何時能夠。
  • 共坐:一起坐下。
  • 虛檐(xū yán):空曠的屋檐下。
  • 握手論心:握手交談,深入交流心意。
  • 月高:月亮高掛,指夜深。

翻譯

從前,我知道你是我知音,我們有着長久的約定,我們的聲音和意見總是那麼一致,我們的心也是同一條。我嘆息自己無用,願意謙卑,而你才華橫溢,卻也因此而煩惱。我們兩人身材高大,外表固然美好,但談論古事時,內心仍感空虛。何時我們能一起坐在空曠的屋檐下,握手深入交流心意,直到月亮高掛夜深。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知音難尋的感慨。詩中,「同聲相和更同條」展現了兩人志趣相投、心意相通的美好關係。通過自謙「無用頭甘禿」與讚美友人「多材尾亦焦」,詩人巧妙地表達了自己對友人才華的讚賞與對自身不足的認識。結尾的「何當共坐虛檐下,握手論心到月高」則寄託了詩人對未來相聚的深切期待,展現了兩人間深厚的友情和對交流的渴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表達友情的佳作。

葉顒

元明間金華府金華人,字景南,一字伯愷,自號雲?天民。元末隱居不出,至正中自刻其詩,名《樵雲獨唱》。入明,舉進士,官行人司副。後免官家居,授徒甚衆。 ► 5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