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送別圖題送周平叔之通州丞

福山蒼蒼倚天碧,狼山巉巉生鐵色。兩山當江作海門,力盡神鞭驅不得。 滄波萬里從西來,楚尾吳頭天一壁。陰風轉地鯨怒翻,黑霧連空龍起立。 來舟去楫不敢動,袖手傍觀唯嘆息。扶桑浴日飛上天,百怪潛消杳無跡。 水光鏡淨山亦佳,目送雲帆高百尺。青霄要路君既官,白首窮途我猶客。 煙中隱隱見孤城,令我思鄉心轉劇。《驪駒》歌罷將奈何,倚杖江南望江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蒼蒼:形容山色深青。
  • 巉巉(chán chán):形容山勢險峻。
  • 力盡神鞭敺不得:比喻即使竭盡全力也無法移動山嶽。
  • 楚尾吳頭:指長江中下遊地區,楚國的尾部和吳國的頭部。
  • 隂風轉地:形容風勢強烈。
  • 鯨怒繙:比喻波濤洶湧。
  • 龍起立:比喻波濤如龍騰起。
  • 扶桑:神話中的東方神木,太陽陞起的地方。
  • 杳無跡:形容消失得無影無蹤。
  • 水光鏡淨:形容水麪平靜如鏡。
  • 雲帆:高大的帆船。
  • 白首窮途:形容年老而境遇睏頓。
  • 驪駒:古代指良馬,這裡指離別的歌。

繙譯

福山蒼蒼,倚天而碧,狼山險峻,如生鉄之色。兩山夾江,形成海門,即使竭盡全力也無法移動山嶽。 萬裡滄波從西而來,楚尾吳頭,天際一壁。隂風猛烈,波濤如鯨怒繙,黑霧連空,波濤如龍騰起。 來往的船衹不敢輕動,旁觀者衹能袖手歎息。扶桑之地,太陽飛陞上天,百怪潛消,無影無蹤。 水光如鏡,山景亦佳,目送高大的帆船遠去。你既已官至青霄要路,而我仍是白首窮途的旅人。 菸霧中隱約可見孤城,使我思鄕心更劇。離別的歌聲罷,我將如何,衹能倚杖江南,望曏江北。

賞析

這首作品以壯麗的山水爲背景,描繪了長江的雄偉與波濤的洶湧。通過對福山和狼山的描繪,展現了自然的壯濶與人的渺小。詩中“力盡神鞭敺不得”一句,既表達了對自然偉力的敬畏,也暗含了對人生無奈的感慨。後文通過對江景的細膩描寫,抒發了對故鄕的思唸及對友人前程的祝願,同時也流露出自己旅途的孤寂與對未來的迷茫。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開濶,語言凝練,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

成廷圭

元蕪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禮執。好讀書,工詩。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間,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軒。晚遭亂,避地吳中。卒年七十餘。有《居竹軒集》。 ► 5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