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望雲亭招友

日日恐無雲可望,不辭逐靜望來頻。 共知亭下眠雲遠,解到上頭能幾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解到:理解,領悟。
  • 上頭:此処指高深的境界或道理。

繙譯

每天都擔心沒有雲可以觀賞,因此不厭其煩地頻繁來到這裡靜靜地望雲。 我們共同知道,在亭下觀賞的雲朵是遙遠的,但能真正領悟到高深境界的人又有幾個呢?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渴望和對高深境界的曏往。詩中,“日日恐無雲可望”展現了詩人對雲彩的癡迷,而“不辤逐靜望來頻”則躰現了詩人爲了觀賞雲彩而不辤辛勞的執著。後兩句則通過對比亭下觀賞的雲朵與能領悟高深境界的人的數量,暗示了高深境界的難得與珍貴。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

朱慶餘

朱慶餘

朱慶餘(生卒年不詳),名可久,字慶餘,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紹興)人,唐代詩人。寶曆二年(826)進士,官至祕書省校書郎,見《唐詩紀事》卷四六、《唐才子傳》卷六,《全唐詩》存其詩兩卷。曾作《閨意獻張水部》作爲參加進士考試的“通榜”,增加中進士的機會。據說張籍讀後大爲讚賞,寫詩回答他說:“越女新裝出鏡心,自知明豔更沉吟。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值萬金。”於是朱慶餘聲名大震。 ► 1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