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夜坐

· 李頻
歸家來幾夜,倏忽覺秋殘。 月滿方塘白,風依老樹寒。 戲魚重躍定,驚鳥卻棲難。 爲有門前路,吾生不得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倏忽(shū hū):忽然,迅速。
  • 方塘:正方形的池塘。
  • 老樹:年歲久遠的樹。
  • 戲魚:嬉戲的魚。
  • 躍定:跳躍後靜止。
  • 驚鳥:被驚嚇的鳥。
  • 棲難:難以找到棲息之地。
  • 吾生:我的生活。

翻譯

回到家中才幾夜,突然感覺到秋天已經殘敗。 滿月照亮了方形的池塘,月光皎潔,風穿過老樹帶來陣陣寒意。 嬉戲的魚兒跳躍後終於靜止,被驚嚇的鳥兒卻難以找到棲息之地。 只因門前有路,我的生活無法安寧。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秋夜歸家的場景,通過自然景物的變化來反映詩人內心的不安。詩中,「月滿方塘白,風依老樹寒」一句,以月光和風爲媒介,巧妙地傳達了秋夜的清冷和詩人的孤獨感。後兩句「戲魚重躍定,驚鳥卻棲難」則通過魚和鳥的對比,隱喻了詩人內心的波動與不安。結尾「爲有門前路,吾生不得安」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因外界因素而無法安寧的心境,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淒涼。

李頻

李頻

李頻,字德新,唐壽昌長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鎮),葬於永樂(今李家),唐代後期詩人。幼讀詩書,博覽強記,領悟頗多。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壽昌縣令穆君遊靈棲洞,即景吟詩:“一徑入雙崖,初疑有幾家。行窮人不見,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後稍頓未續。時李頻從行,續吟:“石上生靈筍,池中落異花。終須結茅屋,到此學餐霞。”穆君大爲讚賞。但此詩根據史學家考證是李頻本人所作。 ► 2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