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王彭州掄

· 杜甫
執友驚淪沒,斯人已寂寥。 新文生沈謝,異骨降松喬。 北部初高選,東堂早見招。 蛟龍纏倚劍,鸞鳳夾吹簫。 歷職漢庭久,中年胡馬驕。 兵戈闇兩觀,寵辱事三朝。 蜀路江干窄,彭門地裏遙。 解龜生碧草,諫獵阻清霄。 頃壯戎麾出,叨陪幕府要。 將軍臨氣候,猛士寒風飆。 井漏泉誰汲,烽疏火不燒。 前籌自多暇,隱几接終朝。 翠石俄雙表,寒鬆竟後凋。 贈詩焉敢墜,染翰欲無聊。 再哭經過罷,離魂去住銷。 之官方玉折,寄葬與萍漂。 曠望渥窪道,霏微河漢橋。 夫人先即世,令子各清標。 巫峽長雲雨,秦城近斗杓。 馮唐毛髮白,歸興日蕭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執友:親密的朋友。
  • 淪沒:去世。
  • 沈謝:沈約和謝朓,兩位著名的文學家,這裏指王掄的文學才華。
  • 松喬:古代傳說中的仙人,這裏指王掄的非凡氣質。
  • 高選:選拔官員的高級考試。
  • 東堂:指朝廷。
  • 蛟龍:比喻英才。
  • 鸞鳳: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 胡馬:指北方的戰亂。
  • 兵戈:戰爭。
  • 解龜:指辭官。
  • 諫獵:勸諫君王不要沉迷於打獵。
  • 戎麾:軍旗,指軍隊。
  • 幕府:將軍的府邸。
  • 隱几:隱居。
  • 翠石:指墓碑。
  • 寒鬆:常綠的松樹,比喻堅韌不拔。
  • 染翰:寫作。
  • 渥窪:地名,傳說中的仙境。
  • 河漢橋:銀河上的橋,即天河橋。
  • 即世:去世。
  • 斗杓:北斗七星的柄,指天象。
  • 馮唐:人名,此處指詩人自己。

翻譯

親密的朋友突然去世,這人世間已變得寂寥。他的新作如同沈約和謝朓一般才華橫溢,他的非凡氣質如同降服了仙人松喬。他早年通過高級考試被選拔,很早就受到朝廷的召喚。他的才華如同蛟龍纏繞的寶劍,他的美好如同鸞鳳伴奏的簫聲。他在漢庭任職已久,中年時北方的戰亂使他感到驕傲。戰爭的陰影籠罩着兩觀,他在三個朝代中經歷了寵辱。蜀路狹窄,彭門遙遠。他辭官後生活如碧草般自在,勸諫君王不要沉迷於打獵卻遭遇阻撓。他年輕時曾隨軍出征,有幸在將軍府中擔任要職。將軍面臨氣候變化,猛士在寒風中戰鬥。井水漏了無人汲取,烽火熄了無人點燃。他自有許多閒暇,隱居終日與世無爭。他的墓碑如同翠石般聳立,寒鬆在他身後依然挺立。我贈給他的詩不敢遺失,寫作時感到無比的悲傷。再次哭泣後離去,離別的魂魄無處可去。他去的地方如同玉碎,他的寄葬如同浮萍漂泊。遠望渥窪的道路,朦朧的河漢橋。他的夫人先他而去,他的兒子各自有着清高的志向。巫峽常有云雨,秦城靠近北斗。我馮唐頭髮已白,歸鄉的心情日漸蕭索。

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對已故友人王掄的哀悼之作。詩中,杜甫深情地回憶了王掄的生平事蹟和才華,表達了對友人去世的深切悲痛和對友人才華的讚賞。詩中運用了許多比喻和典故,如「蛟龍纏倚劍」、「鸞鳳夾吹簫」等,形象生動地描繪了王掄的非凡氣質和才華。同時,詩中也透露出杜甫對時局的感慨和對友人命運的無奈。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杜甫作爲詩人的高超技藝和深厚情感。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