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歲日

· 杜甫
楚岸行將老,巫山坐復春。 病多猶是客,謀拙竟何人。 閶闔開黃道,衣冠拜紫宸。 榮光懸日月,賜與出金銀。 愁寂鴛行斷,參差虎穴鄰。 西江元下蜀,北斗故臨秦。 散地逾高枕,生涯脫要津。 天邊梅柳樹,相見幾回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太歲日:古代中國民間信仰中,認爲每年有一位太歲神掌管人間吉凶,太歲日即指這位神明的生日。
  • 楚岸:楚地的江岸,泛指楚地。
  • 巫山:山名,位於今重慶市巫山縣,這裏泛指楚地。
  • 閶闔(chāng hé):古代神話中的天門,這裏指皇宮的大門。
  • 黃道:天文學術語,指太陽在天球上的視運動軌跡,這裏比喻皇帝的行蹤。
  • 衣冠:古代士人的服飾,這裏指士人。
  • 紫宸(chén):古代皇帝的居所,這裏指朝廷。
  • 鴛行:比喻朝中官員的行列。
  • 參差(cēn cī):不齊的樣子,這裏形容虎穴的險峻。
  • 虎穴:比喻危險的地方。
  • 西江:指長江上游,這裏指蜀地。
  • 北斗:北斗星,這裏指秦地。
  • 散地:指遠離政治中心的地方。
  • 高枕:比喻無憂無慮。
  • 生涯:指生活。
  • 要津:重要的渡口,比喻重要的職位或地方。

翻譯

楚地的江岸即將老去,巫山卻依舊迎來春天。 疾病多發,我仍是漂泊的客人,智謀不足,究竟是何人。 皇宮的大門敞開,士人們拜見皇帝。 榮耀如同日月般懸掛,賞賜金銀。 憂愁寂寞,朝中官員的行列已斷,險峻的虎穴近在咫尺。 西江源自蜀地,北斗星照耀秦地。 遠離政治中心,生活無憂無慮。 天邊的梅柳樹,幾次相見,又幾次新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杜甫在楚地的漂泊生活和對朝廷的嚮往。詩中,「楚岸行將老,巫山坐復春」表達了時光流轉,自然永恆而人生易老的感慨。後文通過對皇宮景象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朝廷的嚮往和對榮耀的渴望。然而,「愁寂鴛行斷,參差虎穴鄰」則揭示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對險惡環境的憂慮。最後,通過「天邊梅柳樹,相見幾回新」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生活變遷的感慨和對新生的希望。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杜甫詩歌的獨特魅力。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