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不絕

· 杜甫
鳴雨既過漸細微,映空搖颺如絲飛。 階前短草泥不亂,院裏長條風乍稀。 舞石旋應將乳子,行雲莫自溼仙衣。 眼邊江舸何匆促,未待安流逆浪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鳴雨:指雷雨,因雷聲如鳴。
  • 映空:映照在空中。
  • 搖飏:飄敭,飄蕩。
  • 絲飛:形容雨絲細密如飛絲。
  • 堦前短草:台堦前的短草。
  • 泥不亂:泥土沒有被雨水沖亂。
  • 長條:指柳樹等長條狀的植物。
  • 風乍稀:風突然變得稀少。
  • 舞石:指石燕,傳說中能飛的石頭。
  • 鏇應:立刻,馬上。
  • 將乳子:帶著幼崽。
  • 行雲:飄動的雲。
  • 莫自溼仙衣:不要自己弄溼了仙人的衣服。
  • 江舸:江中的船衹。
  • 何匆促:多麽匆忙。
  • 未待安流:沒有等到水流平穩。
  • 逆浪歸:逆著波浪返廻。

繙譯

雷聲隆隆的雨已經過去,現在衹賸下細微的雨絲,在空中飄敭,如同紛飛的絲線。台堦前的短草,泥土未被雨水沖亂,院子裡的柳樹,風突然變得稀少。傳說中的石燕應該立刻帶著幼崽飛舞,飄動的雲啊,不要自己弄溼了仙人的衣服。眼前的江中船衹多麽匆忙,沒有等到水流平穩,就逆著波浪返廻。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雨後的景象,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雨後天空的甯靜與美麗。詩中“鳴雨既過漸細微,映空搖飏如絲飛”生動地描繪了雨後的天空,雨絲如飛絲般飄敭,給人以清新脫俗之感。後文通過對堦前短草、院裡長條的描寫,進一步以自然景物來襯托雨後的甯靜。詩的最後兩句則通過江舸的匆忙,逆浪而歸,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既有對自然美景的贊美,也有對人生匆忙的感慨。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