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示兩兒

· 杜甫
令節成吾老,他時見汝心。 浮生看物變,爲恨與年深。 長葛書難得,江州涕不禁。 團圓思弟妹,行坐白頭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令節:佳節,指重要的節日。
  • 浮生:指人生,含有生命短暫、世事無常的意味。
  • 物變:事物的變遷。
  • 爲恨:因爲遺憾。
  • 年深:時間久遠。
  • 長葛:地名,在今河南省。
  • 江州:地名,在今江西省九江市。
  • 涕不禁:眼淚止不住。
  • 團圓:家人團聚。
  • 行坐:無論行走還是坐著。
  • 白頭吟:指年老時吟詠的詩,也指思唸親人的詩。

繙譯

在佳節之際,我感到自己已老,將來你們會明白我的心。 人生短暫,看著事物的變遷,遺憾隨著年嵗加深。 長葛的信難以收到,江州的淚水止不住。 思唸著與弟妹的團圓,無論行走還是坐著,都在吟詠著白頭之詩。

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在晚年時寫給他的兩個兒子的,表達了他對時光流逝和家庭團聚的深切感慨。詩中,“令節成吾老”一句,既表達了對節日的感慨,也暗示了自己的衰老。後文通過對“浮生看物變”和“爲恨與年深”的描寫,進一步抒發了對人生無常和嵗月流逝的無奈與遺憾。詩的結尾,杜甫以“團圓思弟妹,行坐白頭吟”表達了對家庭團聚的渴望和對親人的思唸,情感真摯,令人動容。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杜甫晚年的心境和對家人的深情。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