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照

· 杜甫
返照開巫峽,寒空半有無。 已低魚復暗,不盡白鹽孤。 荻岸如秋水,鬆門似畫圖。 牛羊識童僕,既夕應傳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返照:夕陽的餘暉。
  • 巫峽:長江三峽之一,位於今重慶市巫山縣。
  • 魚復:古地名,在今重慶市奉節縣東。
  • 白鹽:指白鹽山,位於重慶市奉節縣,因其山石色白如鹽而得名。
  • 荻岸:長滿荻草的岸邊。
  • 鬆門:松樹形成的門狀景緻。
  • 童僕:僕人。
  • 傳呼:呼喚,召喚。

翻譯

夕陽的餘暉照亮了巫峽,寒冷的天空中半明半暗。 魚復之地已經昏暗,白鹽山孤獨地矗立。 荻草叢生的岸邊如同秋水一般,松樹形成的門狀景緻宛如畫中。 牛羊已經認識家裏的僕人,到了傍晚,應該會呼喚它們回家。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夕陽下的巫峽景色,通過「返照」、「寒空」等詞語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略帶淒涼的氛圍。詩中「魚復暗」與「白鹽孤」形成對比,突出了景色的孤獨與沉寂。後兩句則通過「荻岸如秋水」和「鬆門似畫圖」的比喻,將自然景色與藝術美相結合,增添了詩意。結尾的「牛羊識童僕」和「既夕應傳呼」則帶出了田園生活的溫馨與寧靜,使得整首詩在描繪自然之美的同時,也透露出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嚮往。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