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二首

· 杜甫
浦帆晨初發,郊扉冷未開。 村疏黃葉墜,野靜白鷗來。 礎潤休全溼,雲晴欲半回。 巫山冬可怪,昨夜有奔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浦帆:指停泊在港口的船帆。
  • 郊扉:郊外的門戶,這裏指郊外的人家。
  • 礎潤:柱子底下的石墩溼潤,預示着可能要下雨。
  • 巫山:山名,位於今重慶市巫山縣,這裏可能指代附近地區。

翻譯

清晨,港口的船帆剛剛揚起,郊外的人家還緊閉着門戶,寒意未消。 村莊稀疏,黃葉隨風飄落,原野靜謐,白鷗翩翩飛來。 柱子底下的石墩只是微溼,預示着雨還未全下,雲層晴朗,似乎要半遮半掩地散開。 巫山一帶的冬天真是奇怪,昨夜竟然響起了奔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清晨郊外的景象,通過「浦帆」、「郊扉」、「黃葉」、「白鷗」等意象,勾勒出一幅靜謐而略帶寒意的畫面。詩中「礎潤休全溼」一句,巧妙地運用自然現象預示天氣變化,增添了詩歌的生動性。結尾的「巫山冬可怪,昨夜有奔雷」則突顯了詩人對自然界異常現象的驚奇,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周圍環境的敏銳觀察和深刻感受。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杜甫詩歌的獨特魅力。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