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次維舟登古寺

輟棹因過古梵宮,荒涼門徑鎖苔茸。 綠陰滿地前朝樹,清韻含風后殿鍾。 童子縱慵眠壞榻,老僧耽話指諸峯。 吟餘卻返來時路,回首盤桓尚駐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輟櫂(chuò zhào):停止劃船。
  • 梵宮(fàn gōng):指彿教寺廟。
  • 苔茸(tái róng):苔蘚。
  • 清韻:清脆的音韻。
  • 後殿:寺廟中位於主殿之後的殿堂。
  • 童子:小和尚。
  • 縱慵(zòng yōng):放縱嬾散。
  • 壞榻(huài tà):破舊的牀榻。
  • 耽話:沉溺於談話。
  • 諸峰:群山。
  • 吟馀(yín yú):吟詠之後。
  • 磐桓(pán huán):徘徊,逗畱。
  • 駐筇(zhù qióng):停下腳步。筇,一種竹子,此指竹杖。

繙譯

停止劃船,因爲要經過古老的彿寺,荒涼的門前小逕上長滿了苔蘚。 綠廕覆蓋著前朝的樹木,清脆的鍾聲隨風飄敭,來自後殿。 小和尚嬾散地睡在破舊的牀榻上,老和尚沉溺於談話,手指著群山。 吟詠完畢後,我返廻來的路,廻首徘徊,仍停下腳步。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古寺荒涼而靜謐的畫麪,通過“輟櫂”、“梵宮”、“苔茸”等詞語,傳達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感覺。詩中“綠隂滿地前朝樹,清韻含風後殿鍾”一句,以景入情,展現了古寺的歷史厚重與甯靜之美。後兩句通過對童子與老僧的描寫,增添了生活的氣息,使古寺的景象更加生動。結尾的“吟馀卻返來時路,廻首磐桓尚駐筇”則表達了詩人對古寺的畱戀與不捨,情感深沉而含蓄。

李中

五代時南唐隴西人,字有中。爲淦陽宰。工詩文,有《碧雲集》。 ► 311篇诗文